社论-时不我待 政策法规亟应与时俱进
数位政委唐凤1周有2天远距上班。(本报系资料照/摘自唐凤脸书)
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日前主动提出,每周三、五将固定不进行政院办公室,而采行在院外「远距上班」。这种颠覆传统型态的特异上班模式,一经公告果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而行政院长林全针对此一特殊个案接受媒体访问时,则是表态力挺。林揆指出,目前行政院虽然没有远距上班的相关规定,但唐凤是政务委员,只要有任务,且在工作不受影响下,则利用电脑远距传递想法或政策,他强调这是可行的。
唐凤所创下此一特殊上班模式,虽然获得林揆表态支持,但在网路上却引发「特权」争议。而相关的民调结果则呈现更纷纭的意见:包括赞同唐凤作法的比不赞成的高出13%,且愈年轻、学历愈高的受访者,赞成比例愈高;不过如果要把「远距上班」模式扩及一般公务人员,则不赞成的比例比赞成者高出三倍。
除了网路乡民与民意调查数据之外,同属公务体系的一般公务人员,不少人表态希望也能够比照办理。不过,他们毕竟是体制中人,我们认为政府最好能订出一套管理标准。能不能远距上班,应该是依工作性质而定,而不是无条件全面适用,否则反而会滋生更多问题。
倒是与唐凤同样来自民间的前政委蔡玉玲,总结她的「从政」体验,所归纳出的看法更值得正视参考。她明白指出,远距工作将是未来的工作常态。既然民间公司都可在网路上解决很多问题,她建议政府应正视远距工作常态化的情形,思考一般公务员是不是一定得固定每天都要进办公室打卡,才算是上班。
总结归纳社会各界对政务委员唐凤「远距上班」的不同反应模式,我们认为如果只是聚焦在这算不算是「特权」的争议,未免过于肤浅。事实上,依现行相关规定,政务官依政策任命,要对政务推动的成败负责,上下班固然不须打卡,严格来讲,也没有如一般公务人员的固定上下班时间。许多政务官员,除了配合周一至周五固定上下班之外,周末假日应邀参加民间各式各样的活动更属常见,因此,如果僵化的规定政务官每天都要准时上下班,其实反而不切实际。这一点,从民调多数支持政务官可以采取弹性上班模式,而对一般事务官则持保留态度,即可见两者之间的属性差异。
不过,即使因唐凤政委的此一作为,而让各级政府的政务官,在上班地点上可以具有较大的弹性,从而也可化解唐凤被视为「特权」的社会压力。但诚如蔡玉玲的建言,这并非意谓着一般公务人员,就必须继续依循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打卡签到的作息模式。即使已经进入网路时代,即使非政府体系的民间企业,早已有不少公司行号采行「远距上班」模式,甚至行政院人事总局早在先前的人事行政局时代,就曾针对各国政府机关在家上班措施进行专案研究,但有关公务人员的上班规范,多年来始终一成不变。当年人事行政局的专案研究结论指出,政府采取此项制度要想达到正面效果,必须好好规划,贸然跟进将「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人事行政局的此一结论,看来是无懈可击!推动一项制度改革,自然要好好规划,否则确实会未蒙其利却深受其害。但问题是当年的这项研究结论,后续显然未见「好好规划」。是则讲白了,所谓「好好规划」,其实就是搁置推动的同义字,典型的公文用语。
于此,我们并非坚持今天的人事总局,一定要旧案重提「好好规划」。同时,有关公务机关上班体制是否一定要随着网路时代的来临而配合调整,其实也未必有那样的急迫性。但我们比较关切的是,在今天的网路时代,不论是已成型的电子商务模式、金融科技、Uber叫车服务,乃至方兴未艾的物联网营运模式,都在颠覆传统的产业营运模式。政府相关的法令规范如果也是牛步化的「好好规划」,一方面将使国内有意投入创新产业的业者陷入有志难伸的困境,另方面不像其他国家实施公务员上班新制,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明显,其他国家如果在营造有利创新产业发展的相关法令规范上走在前头,则势必会削弱台湾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唐凤可否「远距上班」并非重点,政府政策制订与法令修订如果始终「牛步化」,那才是台湾真正的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