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ROC与PRC同为中国的共识
旺报社评
2024年即将过去,今年两岸关系跌宕起伏,既有突破和亮点,也有困难和挑战。整体来看,战争风险在降低、但对抗依然激烈;和平因素在积累,但互信远未建立,尚未回到和平稳定或民心安定的局面。不过,两岸关系愈是僵持拉扯,愈能让人看清问题的本质,归根究柢,还是如何处理「同」与「异」的关系。
两岸同与异 难处理好
两岸人民共享血缘、历史、文化,双方宪政体制和固有疆域仍然涵盖对方,30多年来两岸民间交流,渐次建立深厚的经济社会基础,这是两岸「同」的部分。同时,两岸问题源于75年来制度、政权、发展道路、意识形态的分立,更可追溯到日据以来形成的悲情意识和「台湾认同」,两岸之「异」亦不可忽视。
从理想面而言,当「同」的部分愈来愈多,「异」的部分就愈来愈少,透过「聚同」达到「化异」的结果。但就事实面而言,双方之「异」短期内无法消除,部分可能弱化,部分反而固化,加上地缘政治与两岸各自内部因素,尤其台湾是一个浅碟型多元社会,两岸之「异」很可能突然扩大或激化,反过来压制「同」。
1992年两岸香港会谈当时,台湾社会的中国认同根深柢固,《国统纲领》是国家目标,两岸同属中国、谋求统一,是两岸之「同」,不存在异议,「异」在双方对中国的认知不同。台湾坚持中华民国,陆方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会谈未获得共识,但双方透过函电往来交换意见,最终均认同事务性协商不涉及中国的内涵,进而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促成了辜汪会谈和两会制度化协商。
1992年两岸只是「存异」并未「去异」,这里的「异」,表面上体现为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争,但实质上在这两个国号、两面旗帜、两部宪法背后,凝聚着两岸政治制度、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之间的坚持。因此,尽管北京认为1992年两岸达成了共识,但事实上从1994千岛湖事件、1995-96台海危机,到1999两国论,最后到2000扁政府上台,协商断断续续,九二会谈的共识基础并不稳固。
换言之,从1992到如今2024的32年间,两岸之间能够连续、稳定、和睦地进行协商与合作的时段,仅有2008-2016的8年,另外24年里,两岸关系实际上都处于不稳定状态,双方因「异」而矛盾的时间长,因「同」而合作的时间短。也就是说,即便2008到2016年,双方以九二共识作为「同」,签署23项协议、建立官方对话机制、领导人会晤等成果,但还是因「异」大于「同」,导致马政府后期两岸政策招致民意反弹,国民党下台的结局。
以智慧尊异 扩同化异
蔡英文政府前期,承认九二会谈历史事实、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以承诺遵守《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维持两岸「一国两区」现状,并强调双方都有维持和平的共同责任,距离与北京达成「求同存异」只差一点。但说不出「一个中国」或「九二共识」4个字,加上台独党纲的存在,导致北京与蔡政府无法处理好「同」与「异」的关系,两岸渐行渐远。
赖清德政府同样没有接受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却要求对岸承认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这固然是赖总统亲自建构的「中华民国论述」对新政府两岸路线的影响,具有一定现实政治和选举考量,但另一方面说明,两岸之「异」兜兜转转,又回到了1992年时的主轴: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争。
两岸与其「负重前行」不如「轻装上阵」。既然「异」一时无法化解,即应本着相互尊重的态度,管控「异」的边界,避免因「异」扩大而削弱「同」。在管控「异」的边界概念下,民进党政府应接受中华民国就是中国的历史事实,陆方则应思考,如何在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架构下,为台澎金马的中华民国政府留出稳定、可持续的生存空间。
两岸如能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架构,追求两岸中国人共同福祉,就能走出一条和平稳定、扩同化异的永续之路,台湾社会也会逐步认同心灵契合式统一的方向。
战争绝非中华民族之幸,两岸应有「扩同」的急迫感。「扩同」需先「尊异」,「成立于1911年的中华民国」是台湾最大的共识,「两岸都是中华民族」是两岸最大的共识在此基础上「扩同」,建立「我们都是中国人」的认知,再以智慧「尊异」,创造「PRC与ROC同为中国」的空间,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复兴才有机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