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达21个101 「雪龙」穿越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
大陆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于7日通过有着地球「第四极」之称的马里亚纳海沟洋面,向南极行进。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2日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进行为期162天的科学考察,途经澳大利亚霍巴特港,到达南极中山站开展作业。
「雪龙号」于1993年底由大陆从乌克兰购进,首航于1994年10月,是大陆目前唯一的在役破冰考察船,曾于2013年参与营救澳大利亚探险队租用的考察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船尾配有直升机甲板和两个机库,供直升机的起落与停放,舰载直升机名为「雪鹰(11)号」。
新华网表示,截至7日12时,「雪龙号」已航行1773海里,三副祝鹏涛表示,目前正以15节(27.78公里)左右的时速行进,预计9日通过赤道,从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继续向南极挺进。
当地时间7日6时20分,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航行在北纬10度45分、东经141度57分时,根据电子海图测算,其距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53.7海里。
马里亚纳海沟又称马里亚纳群岛海沟和经崇海沟,为目前所知最深的海沟,被称为地球的「第四极」,这次「雪龙号」通过的海域位于海沟最深处的西面根据海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水深10924米,约等于21个台北101。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网站指出,「雪龙号」这次的目的地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平均海拔11米,距北京12553千米。夏季最高气温9.6℃、冬季平均气温-23℃、最低气温-46℃,全年大风天数188天,晴天约220天,紫外线辐射强度大。目前有各种建筑18座,建筑面积7375平方米,建有雪冰实验室和极区空间实验室,每年可接纳40人越冬,80人度夏。主要开展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冰雪和大气、海洋、地质、地球化学(陨石)、地理、环境监测等科研观测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