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码"增加教师负担,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加码"

或许是受到健康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启发,一些地方越来越喜欢在“码”上做文章。日前,浙江温州市上线瓯越师德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本人能在线了解师德师情况,并可为每位教师出具师德健康报告

这一做法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师德码”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师德情况;有人质疑,既然老师有“师德码”,那是不是还应该有“学生码”“家长码”“官德码”……毕竟人人都该有“德”啊。

不过,温州市教育局说了,“师德码”主要用于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职业发展管理,比如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推优评先方面,不对社会公布。”看来,“师德码”更像一个内部考评记录,而不像一些网友想的那样:人人都可以通过扫“师德码”,查看一位教师的师德如何。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部门在推出“师德码”时的审慎。道德是一个宽泛广泛的概念,既包括公德,也包括私德;既包括职业道德,也包括家庭道德。主管部门对“师德”的考核,只能是教师工作范围内的言行举止。但既如此,“师德码”与本就有的教师考核有什么区别呢?“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推优评先”又与“师德”有多大关系呢?

就算要打造一个名副其实的“师德码”,又该怎么考核师德呢?师德本就带有主观色彩,很难被量化,有时甚至连边界都是模糊的。比如,一名教师大声呵斥学生,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严师高徒”,是教师在殚精竭虑地教导学生;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可能认为老师对学生态度恶劣,缺乏师德……谁来区分每一种情境下的师德成色?谁来确保“师德码”不成为让教师群体动辄得咎的存在?

法律公序良俗、职业操守为师德划定一个底线,是必要且也用的;但试图用一个“码”来承载“师德”的好坏,就好像用一条线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一样,不切实际。这种“万物皆可码”的简单粗暴做法,与此前某地推出“文明码”是一种思路。一个用“码”来衡量师德,一个用“码”来计算文明程度,仿佛复杂的人可以简化成一串数字,清清楚楚地贴墙上供人评判

量化道德、文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物化人格。对此,网友们看得明白。有网友感慨:“这个码那个码,师德不能凭看得见的那些评先,师德好坏你见不到啊。”还有网友直言:“搞什么形式主义,让老师回归教学才是最实在的。”这些朴实却道出事情本质声音,相关部门该认真听、听进去了。

师德很重要,但“师德码”更像是一种增加教师负担,又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加码”,价值和可操作性都令人生疑。年底了,教师的工作本就很繁重了,就别再用层层加码来增添他们的负担了。用好现有规章制度来考核,让教师们安心教学,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