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儿童还是成人大人的考试?

邱风

日前云林仑背国小四年级的国语月考考题「鸡脱光光」引发争议,且县长苏治芬甚至要求惩处出题老师一事,「全教总」日前(5日)出来表达反对立场,呼吁政治人物要给老师自主教学的空间。

此诗的题目是「鸡招待客人」,诗内容因媒体上很容易查到,此处不赘。「鸡招待客人」这首诗成为学生试题目,这首诗与这首诗被拿来考小四是否适当,笔者读到二篇评论丁允恭先生的评论很推崇此诗。颜利真先生则不以为然,认为这首诗不好,拿来考小学生更不当,且很无聊。(丁、颜二文都见于苹果日报网路即时论坛)。浅见以为,重点应是这首诗适不适合用来考小学生。

丁评不是评的不好或不对,反而可能是评得太好、论得过度。其议论很哲学,很玄学,也有点政论意味。虽对该诗可说推崇备至,但没有很适切地评论以此诗出题以及所出之题考小学生是否得当。也就是没有特别思考做为小学生的考试试题是否合宜、恰当。不管是那首诗以及相关试题或丁评恐怕都不是小学生吃得消、消化得了的。丁评与那首诗简直是要小学生加速度转大人

这样说不是因为那首诗写得不好或丁文写得不好。反而可以说,那首诗写得不错,那篇评论写得好,然而还是不适合考小学生。

国小月考,试题以新诗现代诗)「白斩鸡」(即「鸡招待客人」)做为试料考材,出题考学生。家长们与评论家纷纷表示意见,议员也质询,县长也生气,认为出题不当。主要是诗似涉及色与性,儿童不宜。

出题不当不当,很难论定。不过,那首诗虽标示为儿童诗、童诗,但是否为童诗是很有疑问的。那是儿童诗吗?那么儿童也未免太成人,太大人老人了。且如果那是童诗,那么大概没什么诗不是童诗了。

让诗进入生活,普及于民众,是好事。进入学校,做为试题,也没什么不好。不过要考小学生的诗,应该选择一下。

西厢记崔莺莺春词,「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诗不错,但如以之考小学生,恐怕早熟了一些。同样以李商隐的无题诗之句,「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来考小学生,也不太适合。

或是以「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来考小学生,也同样不合适。就像观光旅游带小学生参观红灯区风化区风月酒色场所,同样是不恰当的。

不过大家讨论讨论、表示意见就可以了,惩戒、处罚出题老师,那是没必要的。出题老师是想教导、启发学生,没有恶意。但出题的确要注意会不会揠苗助长、吃紧弄破碗,以致妨碍学生健康成长、误导学习方向。

丁先生显然把白斩鸡与裸露陪酒酒女或卖身卖笑女子关联在一起,且深表关怀。并引申于各行各业被压榨欺凌的男男女女,充满悲悯之情。那首诗是可以这么解读。但这要很有智慧心灵以及身心成熟,对人生多所经历、饱尝桑沧才有可能。如此体会感受小学生可以吗?且这也非出题考试的用意本意吧?

而白斩鸡受制于老鸨黑道,她们有时也成为剥皮工具,她们会剥光童子鸡或大头鸡、凯子鸡的皮。这个社会的黑暗荒诞恐不是白斩鸡所能尽述。

丁先生之评还有一个自己反对的缺失。

他说:

记得不久之前有个导演对于影评人骂她,感到很不服气,所以写了一大篇的回文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我没看过那部电影,然而总觉得,如果一个导演得要写这样一大篇才觉得别人能看懂她的电影,那我认为她干脆下次为自己的电影配上旁白,因为她已经不相信自己的影像能说话。

又说:

如果你未来要做一个创作者,我希望你尽可能去接受,作品任凭人们的解读这件事;而如果你是个读者,则希望你能学会肆无忌惮地去解读他人的作品,从阅读里面找到自己不一样的想法。有了想像力,你不一定能掌权,但至少能多掌握你自己的心灵世界一些。

那么,那首诗如要透过丁的广大解读才能了,那么那首诗是否够好也令人怀疑。如诗需要丁先生的长篇大论而后可,那么女导演喋喋辩论其电影,大概也可以吧?

「肆无忌惮地去解读他人的作品,从阅读里面找到自己不一样的想法。有了想像力,你不一定能掌权,但至少能多掌握你自己的心灵世界一些。」这话说得不错,但对小学生而言未免太沉重,不胜其负荷。等他们转大人之后恐怕还无法如丁所言呢。

前几天许多家长出面反对小学生性教育教材太暴露、太早熟,有害小学生身心。此诗其实也有此弊。并不是说不可让小学生暴露于性,不可让他们目睹耳闻性之暴露。但总要适度适当才好。

鸡这个字词在成人世界里是个性用语语意多重多元。而那首诗让成人老人读可能比较适合。但成人老人读后不可能如丁文所领悟所引申的那么多、那么远。他们大概会觉得那是一个黄色笑话吧。丁先生以牛刀割鸡,恐怕会伤了小学生。

也可能是因为黄色小鸭关系,所以带点黄色的诗也冒出成为试题了?

不能说那不是一首诗,也可说写得还不错的诗。但说它是黄色笑话也无不可,尽管黄色笑话对生活也是有所裨益的,也有其高价值。而诗与笑话也难分难解。然而黄色笑话已太多了,饶了小学生吧。

诗传达美感,传播传送诗情画意是很重要的。美是一种永恒的快乐(济慈),如以此求之于该诗,那是不可得、难以得的。当然诗的功能功用非常广大庞杂。诗可以兴可以怨...,只是其中一个说法。思无邪是另一个说法。也有人说诗无用。但无用之用是莫大功用,丁文显然能知个中三昧。不过我们还是要考虑小学生的程度与他们的成熟度以及师生的感受、感觉。因为这牵涉到教育。但如因此要惩罚命题老师,那就大可不必,也小题大作了。

●作者邱风,新店,退休高中教师。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