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摘文学桂冠 「深感荣耀,愿成世界的正面力量」

图文/镜周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

瑞典皇家学院在台北时间5日晚间七点钟透过网路直播宣布了今年的得主:英国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

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今年诺贝尔文学家新科桂冠。瑞典学院赞美他「伟大情感力量的小说」「揭露了我们与世界连结的虚幻错觉底下的深渊」。

奖项公布前,赌盘看好的人选是非洲肯亚的恩古吉(Ngugi Wa Thiong’o)、女作家艾特伍(Margaret Atwood)、以及永远被读者热爱的村上春树,石黑一雄的出线也许是小爆了冷门。不过这位世界文坛的绩优蓝筹股,是算让诺贝尔文学奖暂别去年鲍勃狄伦争议,重新回到了大家较熟悉的小说传统文类

包括台湾读者熟悉的《长日将尽》,石黑一雄的诸多作品已有中译本。瑞典学院说他的写作「以细腻戒指的表达方式为特色」。

在BBC的访问中,他说这个奖是「巨大的荣耀」,因为它代表着自己「跟随着过去伟大作家的脚步」。

与石黑一雄同样是诺贝尔奖榜单常客的英国作家鲁希迪,率先向他表达了祝贺。鲁希迪说他很高兴老朋友得奖,「从我第一次读到《浮山淡影》,就一直热爱赞赏他的作品。」「而且他也玩吉他也会写歌!赢过鲍勃狄伦了吧。」

前英国桂冠诗人莫申(Andrew Motion)形容石黑一雄的想像世界「有高度个人化、又给人深深的熟悉感——一个迷惑、孤绝、惊醒、威胁、和惊奇的世界。」

出生于日本的石黑一雄,五岁时随父母从日本长崎举家搬往英国。在二十九岁时才又回去日本一趟,自称自己的日本非常「破」。在《巴黎评论》的访问中,他曾提到自己的父母。就他形容,母亲是如电影中的典型传统日本妇女,在少女时代曾亲身见证长崎原爆的惨状。而自己的父亲则是在中国上海长大,因此他认为父亲不太像典型的日本人,可能带有中国人乐天知命的性格。他的小说《我辈孤雏》便是以上海为背景

石黑一雄大学时在东盎格利亚大学主修文学创作,1982年的第一本小说《浮山淡影》一鸣惊人,也奠定了他以小说创作为终身的志业。代表作《长日将尽》获颁1989年的布克奖,并被改编成了电影,由安东尼霍普金斯诠释书中恪尽职守的管家。

他最近的作品风格转向奇幻:《别让我走》以反乌托邦式的英国为背景,两年前的最新小说《被埋葬的记忆》,则是一对年迈夫妻在亚瑟王时代风景诡谲的英国公路之旅。除了七部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石黑一雄也曾为电视和电影撰写剧本。

去年,瑞典学院把文学奖桂冠颁给了鲍勃狄伦,跌破世人眼镜。也引发不少后续争议。今年,这项全世界最负盛誉的文学奖项又回归到小说的传统文类。

负责遴选的瑞典学院18名院士,是根据文学的专家、学者、及历任文学奖得主所提出大约350个人选中进行讨论选出得主。根据诺贝尔遗嘱,文学奖的设立是为了表彰「在文学领域,朝理想方向创造出最杰出作品的人」。

12月10日,在诺贝尔逝世的纪念日颁奖典礼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得主将获颁证书奖章、和900万瑞典克朗约合3369万台币)的奖金。

参考资料卫报、BBC

更多镜周刊报导【2017诺贝尔奖】热情随性直觉敏锐 争取经费还一把罩──同事眼中的物理大师卫斯【2017诺贝尔物理奖】传颂大霹雳的重力波【诺贝尔文学奖】影响鲍勃狄伦至深的他与她鲍勃狄伦:如诗的摇滚乐手 新的文学奖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