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被遗忘的中国年味(一)

吃完年夜饭不久﹐便进入守岁时段。除夕之夜是不能睡的﹐但是漫漫长夜如何挨过呢?在岁月推进中就诞生了一些除夕之夜在室内玩耍的游戏﹐帮助人们消遣时间﹐度过一年的最后一晚。在众多游戏活动中﹐最古老的当属「藏钩」。据《初学记》引《荆楚岁时记》说「岁前又为藏钩之戏」。这种游戏一直流传到明清﹐当今已很难看到﹐昔日所玩之玉钩﹑银钩等也成了人们争相收藏的文物。(图文:新华社)

编按:今天是除夕,在疫情冲击下许多人感叹年味一年不如一年,由江南才子陈定山原着,文史专家蔡登山重新编排的《陈定山文存》中,收录「年景什谈」一文,带读者回味传统过年的习俗与氛围。本书由新锐文创(秀威)出版,史话专栏今起节选刊登。

腊八粥

《庆顶珠》里的萧恩说:「早年讲打,犹为小孩子过新年,穿新鞋,戴新帽的一般,如今哪,老了,不中用了。」

过新年,实在是个令人回忆无穷的事。尤其我们小孩时候过的新年,像大年初一,刚醒过来的美梦,去枕边掏着押岁钱的一般,那一股子温暖,融融地叫人舍不得睁开眼来,怕一会儿逝去。

以前我在电视里讲过「腊日送灶」,可是时间匆忙,遗漏的很多。现在又到送灶的日子了,对景挂画,我再写点「年景儿」,也许在台湾长大的青年们,听了有点摸不着边。不过,这种太平景象,只要我们一旦再回大陆,一定就会恢复享受的。

过年从阴历十二月初八「腊八」忙起,也就是年景儿的开头。这一天,只是一个小节目,「吃腊八粥」,不过一顿腊八粥,就有许多等级的不同了。因梅龙镇里李凤姐说:「我家有3种酒饭」,腊八粥至少也分3等:(1)素的(2)荤的(3)大荤的。最上等则是素的,它用莲子、桂圆、奎枣、藕节、芡仁、荸荠、桂花米、红糯米煮成的一锅糖粥,这锅粥,又稠又甜,简直是小孩的恩物,一直要吃到大年三十「分岁」,一次一次的重加重煮,像个聚宝盆一样,象征着一家的财富,永远用它不完。

灶王爷

东厨司命,俗称灶王,自唐已然,亦称灶君,而吴俗则称之为灶家老爷。《论语》「与其媚于奥(家堂),毋宁媚于灶」。春秋之前,已有灶神,盖为五祀之一,夏所祭也,则灶司俗称姓张,《论语》朱注,「古周礼,祝融为灶神,」祝融即鬻熊,黄帝之臣,《淮南子》云:「黄帝作灶,死为灶神」,《五经异义》:「灶神姓苏名吉利,夫人姓王名搏头。」《酉阳杂俎》:「灶神姓槐,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名人,有六忌卿女(古灶有六眼)皆名察治。」,语皆荒诞。

灶马:蟑螂名灶马,俗名灶壁鸡,灶有马,足食之兆,台湾人尤重之不可打杀。

过年,木版印灶神像亦名灶祃,《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都人至夜烧香帖灶祃于灶壁,以酒糟涂之,名醉司命。」,则二十四并不送灶与今俗异。

罗隐〈送灶诗〉:「一柱清香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则五代时已送灶,惧内者称妻为灶君,「宁可惊天动地,不可惊动灶君」。

送灶

吃过腊八粥,有得忙啦,腌冬菜,做腌腊、薰腊、打南货都在这个时间里忙,忙到大年二十三晚上,便是送灶。据说灶王爷官拜玉皇大帝驾前东厨司命。这位老爷,来头远呢。战国时代的屈原〈九歌〉,便提到他了。一户人家,长年360天在他老人家面前敲锅丢盏,打鸡骂狗,说东家,说西家,灶司爷都有一本帐,年年二十四,他老人家就要上天奏明玉皇大帝,核定该户明年的吉凶赏罚,所以二十三送灶是个隆重的节日:(1)要用一只竹子灯(名为传福),外面糊上红绿金花子,再用纸卷成轿杆,便成了一具非常漂亮的灶王轿,送灶时,把灶王爷的纸马放在轿内,还要给他嘴边,黏上一块粽子糖,叫他上天庭,见了玉皇大帝,甜甜蜜蜜的说上一堆好话,这家子便一年有福了。

这件大事,均由小孩子来担承。供灶只有三样糖果,却有一盆千张(豆腐皮)卷成金条模样,每卷塞进一根豆芽(名为银线),灶王上天,并不带去,留在灶山上,让他发霉,二十八灶王回家,这盆千张,却发了大霉,奇鲜无比。这是江浙最爱吃的恩物,学名叫「霉千张」,据近代科学家考据,它是非常合于逻辑的多种维他命食品。

灶王上天去二十四早晨的零时,并无多大仪式,也不放砲,怕他上天会惊了他,跌下来。却看焚烧的纸马,灰飞得高不高,如果扶摇直上,这家大小,便喜气洋洋,知道灶司爷一定上天替他们说好话去了。

谢年神

谢年,是一年最大的祀典,有的一定在年二十八,有的则选诸神下降黄道吉日,酬神祭品,视各人家境的丰俭,但至少具有三牲:(1)猪(2)鸡(3)鱼。鸡用宪鸡、鱼用鲤鱼,江浙人平时鲤鱼不进门,只有开蒙(小儿上学)谢年用。鲤必成双,用红纸剪成元宝贴鱼眼(这样,鱼在盘子里就不跳),祭神后放生。鸡用宪鸡,也是双的(亦名九斤黄,即重到九斤的黄宪鸡,宪鸡就是太监鸡,从春天就养起来了),猪用猪的头、尾代表全牲。

其他干果蜜饯供品至少也得16样,再加大大的一盘年糕,一盘粽子,襄供左右。上面供的诸神天将,讲究的人家,都有家传的泥金蓝地的神位。普通人家则在请灶司的一天,就向南纸店请来纸马。名目繁多,不可缺少的为玉皇、三官、财神、福星、家堂、户尉、东厨司命、井泉童子,至少也有十五六位,排成上下。

这时候,焚起绛香,高烧绛蜡,红烧兽炭,满堂桌帏椅帔全是红的,喜气洋洋。女眷们完全回避,只有男子,大大小小,穿上新衣,戴上新帽,铺上红毡,从白须的祖公公领头,一直到学走的小孙孙,一个个挨班鱼贯,在神桌面前磕头,肃穆无声,进过三爵,年锣鼓排开来了。闹头场,吹牌子,还有大花盆的梅椿,大胆瓶的蜡梅、天竹、和大磁盆的水仙花,檀香氤,花气迷漫,仿佛诸神真的在下降了。

酬年祭神从申时开始,酉时散福。神桌便不再收了,一直留到年初五接财神。同时,爆竹大鸣,讲究的,必用潮漳百子,一挂一万,放起来简直春潮一般,鼓锣也加紧了,人人脸上现出希望无穷的笑容,而听不到彼此的偶语了。

管家们把三牲祭品收下去,转过屏风后,自有老妈子接手,后堂早就预备好大圆桌,女眷们都花团锦簇的候在走廊外面,互道恭喜,男主人却还有一件大事,便是把兽炭炉里一个烧红赤亮的欢喜团(炭球),一直送到老太爷的卧室「大宫熏」里,名为「接火」,这个火一直要旺着,好比世界运动会的圣火一样。

除夕夜,中国民间有守岁压岁踩岁习俗(新华社)

年夜饭

年夜饭在上海并不定要大年三十,有的接过灶就开始了。而且彼此轮流,东家吃到西家,吃个不断头。这是宁波人乡风,苏杭则恪守大年三十分岁,一定要全家团团一旧址,有的子姪辈远在他乡异县,都得赶回来。真有要事稽留赶不回来的,则在圆桌上替他每人安上一副空杯筷,这会引起气氛上的不愉快,甚至老祖婆会落泪而媳妇耽了晦气。

年夜饭须先请祖宗(祝飨),祝飨之后,才是分岁。有媳妇的,热炒先由媳妇去做,四簋之后,才让厨子去做。而主要食品,则为「宪鸡」、「咸鱼」、「腌肉」,也就等于谢年的三牲,其他小炒大菜,各称家之有无,最主要的妈子,则为当中的大暖锅。东北人主要为酸菜白肉。江浙人主要则为金银四宝:(1)黄的蛋饺(2)白的鱼圆(3)红的大虾(4)黑的海参(5)青的菜墩。再加上全鸡、全鸭、火腿、冬笋整整的一大锅;锅是锡的,外面包铜,下煨兽炭。

年夜饭更有两项重要的食品,一为线粉,吃完饭,大家要从暖锅里取出线粉来,加上鱼圆、肉圆,各人用小碗盛了,放到自己的床底下。据说年三十是老鼠做亲,牠们要拿去挂灯结彩,过了初五到床底去看,如果被老鼠吃完了,便是你一年的好运。

辞岁和守岁

吃过年夜饭,重要的节目是辞岁。那是大年三十的重要节目,先在大厅神桌前面摆下一对大红椅帔的太师椅子,铺下红氍,满堂灯烛,孙曾排列。儿子媳妇扶着二老,缓缓地从二厅出来。坐定,儿媳、孙曾一对对、一排排向老人家磕头。拜后,孩子们再向大人磕头。然后平辈交拜磕头。辞岁毕再回二厅,已经预备好大大一张圆桌,放好大骰盆,六颗大骰子,大家来掷「状元红」,小孩子这时还没有领到压岁钱呢?(压岁钱是在大年初一睡醒过来,枕头底下摸出来的),但是他们都有经常贮钱的「扑满」,这时候便打开来做赌本了。

由状元红、赶羊,而掷到升官图。时间12点不到,门外家家爆竹,户户锣鼓,轮到老太太起来加天香,加好天香便去安息。孩子们工作却更繁忙呢。封井(将井泉童子烧化)、接灶(有的二十八接灶)、封门(封门的仪式也很隆重。用矮桌子放门口供上尉迟恭、秦叔宝的神马。他们却是喝烧酒、吃羊肉的,一样给他们放鞭炮,打年锣鼓,礼成封门,贴无字(无事)对联)。封门之后关门大发财,有的赌牌九,一直到天不亮,名为守岁。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陈定山文存》,作者:陈定山原着、蔡登山主编,秀威资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