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我若战死,愿妳改嫁:抗战殉国将领郑作民(庄秉汉)

郑作民将军是昆仑关战役中,国军牺牲最高级别的将领。(图/庄秉汉提供)

在抗战时期,昆仑关战役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杜聿明指挥国军唯一全机械化部队重创日本号称「钢军」的坂垣师团,并且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举国为之振奋,不过许多人忽略了,在这场战役中,国军还牺牲一位最高级别的将领,这位就是少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一期名将郑作民。

座落于台北市的国军历史文物馆,将郑作民将军(右上)列为黄埔军魂忠烈录之一。(图/庄秉汉)

郑作民(1902-1940年),湖南新田县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父亲靠做苦力、打临时工养活全家,郑作民自幼勤勉好学,敬仰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读完私塾又上小学,一直念到师范学校,他原本生涯规画是当一名国小教师,帮忙家里的经济生活改善,但是郑作民师范毕业那年,孙中山先生正好在广州创办革命军武力──黄埔军校,他眼见各地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燃起自小救国救民的志向,便毅然决然南下报考军校第一期,决心投身统一中国重建中华的使命。

郑作民黄埔军校毕业后,编入学生军,参加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乱。民国15(1926)年7月追随蒋中正校长北伐,任国军第一军连长、营长。11月,在攻克南昌讨伐五省联军孙传芳部的战斗中,郑作民身先士卒,奋勇克敌,立下战功,晋升为第2军第9师25团团长,该师是蒋中正所整编的中央军20个德式师精锐部队之一,其换装先进的德式装备和德式战术系统训练,郑作民作为第9师的团长,可见深获军方器重与栽培之明日将领。

民国26(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郑作民以第9师师长的身分率部奔赴淞沪战场,临行前,他在全师誓师大会上,亲自宣读一封写给他母亲的遗书,遗书中提到:「男现率师重上战场,抱定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誓与敌寇战斗到底,把敌人赶出去」,字字句句内容带着移孝作忠的军人本色,全场聆听军士官兵无不动容、热血沸腾。

武汉会战时,郑作民奉命率第9师扼守田家镇,田家镇控制长江航路,屏障大武汉,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唯有郑作民这样「置个人死生于度外」的将领镇守,才能阻敌西进,郑师长也没有辜负国军交付任务,战前,他率所部将士修筑工事,鼓舞全师将士,团结一致,奋勇杀敌。日军进攻后,他率所部将士与日军进行一场「以弱抗强」不对等恶战,郑作民亲赴一线指挥,其守军官兵曾用迫击砲击落日军轰炸机,地面部队为之欢声雷动,不过,日军久攻不下恼羞成怒,竟施以毒气弹报复,并沿江岸向田家镇进行坦克、飞机、舰炮之立体化作战,第9师浴血奋战,宁死不退,双方展开近身肉搏战,最终郑作民师部弹尽粮绝,与日军鏖战47天,直到掩护国军主力撤退,迟滞日军向武汉推进,完成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的阶段任务。

民国28年(1939)11月,日军从广西钦州登陆,攻占了昆仑关,威胁我国抗战大后方,国民政府决定发起反攻,急调尚在四川整训的郑作民第9师出发迎战,部队出发前,郑师长有预感此次大战恐将「以身殉国」,于是他先安顿家人返回湖南老家,并与妻子诀别时,亲口告诉爱妻,倘若他战死疆场,希望妻子能改嫁,因为他不忍心,挚爱的妻子下半辈子无所依靠,所谓乱世浮生,夫妻总使情长,战争下显得渺小微不足道。他立下遗嘱,写下「好男儿不惜战死沙场」之遗愿,立即率第9师奔赴昆仑关投入战斗。

郑作民率第九师于昆仑关舍身掩护受困官兵和百姓突围,不幸遭敌机中弹为国捐躯。(图/庄秉汉)

民国29(1940)年1月初,郑作民配合杜聿明的第5军向日军强攻,成功收复昆仑关。第9师奉命驻守昆仑关,阻止日军北犯。2月22日,日军凭借空军优势,再度威胁昆仑关,国军所布防左翼的第36军受到日军包围,他奉命率军前往救援,不幸也遭到日军优势兵力包围,郑作民率领全师反击,成功突围,3月3日,他听到还有一个营的国军官兵为掩护百姓撤退,无法跟着撤出来,郑作民作为第2军副军长兼任第9师师长,不忍丢下军官袍泽,又亲自端起步枪率军冲入包围阵内,舍身掩护受困官兵和百姓突围,就在营救途中,日本军机低空扫射,郑作民将军不幸中弹为国捐躯,时年38岁。

郑作民是昆仑关战役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国民政府追晋为陆军中将,蒋中正题词挽联「马革裹尸还万里,虎贲遗烈壮千秋」悼念,综观郑作民将军一生,他原先志向是当一位小学老师,安稳养家小幸福度日,没想到大时代的风起云涌,牵引着他投身北伐、抗日的革命浪潮。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郑作民将军选择前者,纵然生命固然短促,但以身许国,死的轰轰烈烈,俯仰无愧中华民国。

(作者为脸书「我的抗战」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