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虎将」──孙连仲(庄秉汉)
孙连仲于台儿庄战役大捷后荣升陆军二级上将时摄影。(图文:庄秉汉)
孙连仲(1893年-1990年),字仿鲁,河北省雄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他是1895年中日两国爆发甲午战争以来,第一位在战场上彻底击败日本皇军的将领,直接粉碎日军最精锐师团,以「台儿庄大捷」名震中外,授颁青天白日勋章,今年时值台儿庄战役胜利85周年,让我们一起来追忆这位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虎将」孙连仲。
民国26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国都南京,对南京市民进行无差别杀戮,一连串的败仗与撤退,导致悲观气氛弥漫全国,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矩为保留军事实力,不战而退,擅自放弃济南和青岛,第五战区的鲁南防线出现空虚,日军顿时大举压境,曾在日俄战争击败过俄国军队,素有「钢军」之称第五师团,由板垣征四郎中将领军从青岛杀来,第十师团则由矶谷廉介中将从济南挥军南下。日本最精锐的两个师团直扑滕县、临沂而来,倘若两地攻陷,直取台儿庄,则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的徐州保不住,国府转进的武汉必将撼动,因此,蒋中正作出「保武汉必先保徐州,欲保徐州势先守住台儿庄」的战略原则。
台儿庄位于徐州的东北部,是徐州的门户,扼大运河的咽喉,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民国27年3月中旬,滕县、临沂战事告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紧急向军委会要求增援防御兵力,蒋中正委员长即命令在河南补充训练尚未完成的汤恩伯军团和孙连仲军团星夜抵达徐州,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原为冯玉祥的西北军宿将,他过去打战指挥以「防守」、「敢硬拚」擅长,李宗仁拟好作战腹案,他要孙连仲赶去台儿庄布署防御建筑工事,料敌一定集中全部家当直扑台儿庄,只要孙连仲正面迎战,发挥其专擅防御之最高效能,俟日军「入瓮」台儿庄后,再命汤恩伯军团侧背埋伏攻击日军,造成南北夹击,必可包围而一举歼灭。
3月下旬,日军矶谷师团打赢滕县战役后,矶谷廉介中将非常骄纵倡狂,他熟读《孙子兵法》,根本不把相对落后的国军放在眼里,仅派濑谷支队冒进深入台儿庄,孙连仲集团军早了日军一步进入台儿庄,在台儿庄大战之前,观察地势做好防御部署,他命31师守台儿庄,27师和独44旅防守东面,30师守西面,再往西有110师防守,守台儿庄的31师池峰城师长则命184团守庄内,另外3个团在庄外东、西、北三面挖壕沟固守,孙连仲集团军以善守出名,他们挖的壕沟深达2公尺,部队士兵可在壕沟内直立行走,上面覆盖木板铺上半公尺的泥土,可有效阻挡砲击,台儿庄内的房屋多以巨大石块堆砌,可以说1000多栋房屋等于是1000多座碉堡,成为孙连仲天然的防御阵地。
台儿庄的逐屋争夺战(照片来源:维基百科)
3月24日,天刚蒙蒙亮,日军开始猛攻台儿庄的国军守军,战斗的惨烈,世所罕见,一天之内,日军飞机、战车狂轰猛炸,孙连仲军团的阵地上落下6、7千发炮弹,我军以血肉之躯与敌方炮火坦克相搏斗,甚至全身捆绑手榴弹,与行进坦克同归于尽至死不退。无奈炮击过猛,东北城寨被炸塌,傍晚6点天渐昏暗,日军攻破城墙,以战车作为掩护,步兵紧随其后,向前推进,孙连仲守军184团决定在夜间组织敢死队,采取白刃战,每位士兵手持2尺长的大刀,颈际系着数枚手榴弹,先投掷手榴弹,轰轰隆隆,继而挥动大刀乱斩,个个奋勇争先,敌人暗夜视线不明抵挡不住,血肉横飞,向北溃逃,孙连仲回忆说:「参战的大刀队,平均每把大刀砍死日寇一人半」。
濑谷支队吃到苦头,紧急向矶谷师团增援步、砲、坦、工约4个大队兵力,扩大猛攻台儿庄力道,面对孙连仲将士们的顽强抵抗,中日双方苦战缠斗数昼夜,形成拉锯战,日军装备精良,天上有战机,地上有重砲、坦克,甚至泯灭人性施放毒气罐,白天利用优势武力冲进台儿庄的城内,但是一到夜晚,国军组织敢死队,依靠大刀、手榴弹,以冷兵器时代的战术,摸黑夜袭喊叫声与手榴弹声,撼动云霄,常在拂晓前恢复丢失的阵地,导致攻守双方都筋疲力尽,难以铲除对方,国军和日军形成在台儿庄内各占一隅的对峙态势,但是孙连仲的部队已经伤亡损失过半,但仍然死守不退,等待增援部队到达。
到了4月4日,全庄三分之二已经被日军占领,孙连仲的守军在台儿庄的南关一隅拚死不退,面对日军强大火力的猛攻,孙连仲直接打电话给他的直属长官李宗仁,孙说:「第二集团军已伤亡十分之七,可否请求长官答应暂时撤退到运河南岸,好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此刻,李宗仁考虑到汤恩伯援军预计明天中午可进台儿庄北部,如果此时放弃台儿庄,岂不前功尽弃,实在可惜,李宗仁就坚决回复孙连仲说:「你务必守到明天拂晓,这是我的命令,违抗命令当军法从事。」
孙连仲收到李宗仁的「死守待援」命令后,深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男子汉「打落牙齿和血吞」,慨然允诺李宗仁:「我绝对服从命令,整个团军打完为止!」孙和下辖各师说:「死守台儿庄,台儿庄在你在,台儿庄亡你就亡。」就这样,孙连仲决定今晚再次夜袭,以打破日军明晨攻击行动,但是他的预备队都全被打光了,孙下令后勤部队凡是可以拿枪的士兵都用上,连担架班、送饭兵、炊事兵、通讯班都集合组织一敢死队,实行夜袭。
眼看死守士兵牺牲殆尽、久战兵疲,其31师池峰城师长向孙连仲总司令请求准予撤退,孙连仲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有谁敢退过运河,杀无赦!」孙连仲还炸毁大运河浮桥,不许弟兄撤退,决心背水一战,孙的部队大多数是陕西人,他们在墙上悲壮的写着:「生在陕西,死在山东」的大字,大伙士气高涨,誓与台儿庄共存亡。
午夜,孙连仲组织敢死队几百人,队员背着大刀,全身挂满手榴弹,连枪都没带,分组冲进敌人的阵地,手持大刀向敌逆袭,与日军进行穿街走巷血战,因为台儿庄巷弄狭小,日军坦克、大砲进不来,孙连仲的大刀队正好派上用场,让日军在睡梦中一阵混乱,仓皇应战死伤无数,没料到,孙连仲竟然又把台儿庄失土夺回了四分之三,把日军逼到北门,敢死队激战到通霄。
援军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比预计时间延迟两天到达台儿庄,原来,汤恩伯发现日军第五师团坂本支队在他背后出现,准备增援台儿庄的濑谷支队,如果两支日军合流,台儿庄胜负难料,于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汤恩伯先斩后奏与坂本支队先进行截断包围战,汤恩伯军团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嫡系,有4个军,7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还有德式重砲,以强大火力重挫坂本支队,同一天,赶抵台儿庄,由于日军矶谷师团被孙连仲消耗得已是强弩之末,面对汤恩伯重砲部队抵达包围丝毫没有抵抗能力,日军狼狈被迫放弃大量辎重物品,连自己阵亡士兵的尸体都来不及处理,便仓促撤退了。
4月7日,左翼孙连仲军团,右翼汤恩伯军团里应外合将残敌大部歼灭,最终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一战,孙连仲的守军伤亡2万多人,歼灭矶谷师团主力1万多人,看着战场上国军将士袍泽尸体惨状,身形高大的孙连仲猛然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这是中日战争爆发后,国军取得首次的胜利,史称为「台儿庄大捷」,孙连仲总司令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成为当时全国闻名的抗战英雄。
孙连仲、汤恩伯因台儿庄战役抗日有功,国民政府令各给予青天白日勋章。(图片来源:国史馆/图文:庄秉汉)
「台儿庄大捷」是从卢沟桥事变爆发,历经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一路惨败后,国军在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真正获胜,此役也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首场挫败,国军武器装备处于劣势居然可以击败所向披靡的「无敌皇军」,对当时国人士气起了很大鼓舞作用,中国人民开始相信自己有机会赢得最后胜利,也给了继续艰苦支撑下去的信心与理由。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府指定孙连仲负责北平、天津地区日军的受降事宜,民国34年10月10日在故宫太和殿前,在十余万民众鼓掌与欢声中,孙连仲将军代表中华民国政府接受了日本军代表根本博签署投降书,这是中国战区16个受降仪式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孙连仲将军在故宫太和殿前主持北平、天津地区日军的受降仪式。(图文:庄秉汉)
民国35年6月,蒋中正视察北平市与时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孙连仲合影。(图文:庄秉汉)
台儿庄大战之后,孙连仲不愿再提起「台儿庄」3个字,更不愿大家把他和这3个字连在一起,因为孙连仲崛起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和他一起打台儿庄这一仗的都是南征北战一生戎马的旧部同僚,孰料这场战争,战友袍泽活下来的所剩无几,就连身边的几位跟随他多年的参谋、副官,平日就像家人般的几位弟兄都已断魂异乡,不胜唏嘘,或许这就是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作者为脸书「我的抗战」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