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缺钱缺粮,还被军阀取笑的蒋中正校长(庄秉汉)

蒋中正时年37岁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之英姿戎装。(图文:庄秉汉)

今天是黄埔军校创校的日子,98年前的6月16日,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孙中山欲创造一支有信仰的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特任蒋中正为黄埔军校校长,蒋自此登上近代中国政治舞台,而「到黄埔去!」成为热血青年最时尚的口号,有志者纷纷投笔从戎,决心拿枪杆子救中华民国。

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武昌起义以前,全凭借青年党人奋不顾身的热血和勇气,但缺乏纪律也没有长远目标,建立民国后,革命党人基本上宣告瓦解,中华民国政权反而落入「拥兵自重」的北洋军阀手里,偏偏国民党人皆为海外留学文人菁英,推崇西方议会制,以为走欧美政治路线,民主共和就能实现,于是国民党阵营始终没有自己的武力军队,拚不过「军人持权」的北洋政府,孙中山只能返回广东老家,依附地方军阀势力之下,过着拉拢一派军阀,打击另一派军阀,寄人篱下的生活,这些南路军阀时而叛变,时而结盟,非常不受控制,孙中山经常感叹「这些同情革命党的友军,不是主义的结合,而是利害的驱使。」

国民党为何没有建立革命武力,说穿了就是没钱没粮,当时各路军阀几乎都接受西方列强的金钱援助,反观孙中山,徒有虚名,在广州担任地位不算稳固的非常大总统之外,国民党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困局,在这生死存亡关头,苏联在严冬送来了温暖,由于苏联对世界「输出」革命,积极寻求与中国地方势力有合作机会,北洋政府成为苏联的「天选之人」,不过北洋政府早已被日本帝国捷足先登,使得段祺瑞对苏联表达不愿合作的态度,苏联只好退而求其次,在中国西北方找了冯玉祥,南方找了孙中山,孙之所以答应,想法很单纯,目的是要苏联的军事和物资援助建立革命武力,而苏联动机也很简单,图的是要把中国共产党这个第三国际在中国出生的「早产儿」,能借由国民党这养母帮忙扶养长大,以避免早夭,彼此就这样一拍即合,孙中山成为苏联友好中国的对象之一。

苏联在金钱伸出援手,孙中山终于得偿所愿,可以创建一所培养革命军人的军事学校,造就一支有三民主义信仰的军队。军校最初的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校址设置在广州黄埔岛上,故以「黄埔军校」闻名于世,黄埔全岛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珠江中游,四面环水,孤悬于广州城市之外,需要乘船才能驶入岛内,有远离军阀、西方列强势力之用意,是一处专心讲学习武的绝佳地点。

在筹建军校前,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指派蒋中正为密使兼团长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莫斯科考察各级军事院校,参观红军海、空基地,拜会红军总司令,商讨中华民国军校建置,蒋中正受到苏联高层的重视,邀请他到共产国际及红军内部团体发表讲话,蒋宣称自己是革命者,称此行目的是来向苏联学习,冀求和苏联联合起来,以便打击帝国主义,蒋中正停留苏联3个月,获得苏联的充分支持,此后几年之内,蒋中正被公认为苏联信赖的国民党军人。

11月26日,孙中山主持的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中,任命蒋中正为黄埔军校校长,当时蒋中正仍在苏联考察,中执委们在会议上,对校长人选方面,主张蒋中正在论资排辈还不够实力,提案要求由孙中山自兼军校校长,但是孙中山力排众议,坚持蒋中正出任,国民党内部之所以会有杂音,毕竟民国肇建是一个军阀割据的中国,也是枪杆子出政权的年代,国民党好不容易有了创建军校的时机点,大家都很清楚,只要孙中山任命的第一任校长,未来将是国民党手握军事大权之人。

1924年5月2日,孙中山正式任命蒋中正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图文:庄秉汉,翻拍于中正纪念堂)

孙中山为何中意蒋中正,让他从党内崛起呢?其实,孙当时在军事所倚重的人才另有其人,那人是开国革命家之一的朱执信,朱执信满腹经纶、雄韬武略,曾协助孙中山撰写《建国方略》,参加过二次革命,策动护法战争,遗憾天妒英才,朱执信时年35岁骤然过世,让孙中山顿失左右手,孙目光转向年纪小朱执信两岁的蒋中正身上,孙与蒋共事后,称赞他为「勇敢诚笃,与(朱)执信比,知兵又过之」。后来,孙中山遭逢陈炯明兵变,孙避往永丰舰,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发电报通知蒋中正「事紧急,盼速来」护卫,蒋中正也毫不迟疑,闻讯自上海前往广州赴难,他登上永丰舰指挥,陪同孙中山风雨同舟,经历55天海上冒险,蒋还险些殒命,二人共患难、同生死的革命情感引燃,自此孙更加信任蒋中正,蒋的政治声誉大大提高。蒋中正事后曾提到,朱执信死后,「吾师(孙中山)并以执信之责任归诸中正。」

除此之外,孙中山看上蒋中正有日本求学的军事素养,也非旧军阀体系出身,没有派系利益冲突,给人家自律严谨的苦修形象,属于国民党青壮世代,对孙中山总理展现忠诚勇敢,既不怕向最高领袖表达异见,又全力效忠孙的革命事业,他自然成为孙中山刻意培植军事接班梯队的不二人选。

1924年1月,军校筹备委员会成立,不过,苏联允诺的资金青黄不接,国民党身上没有半点家当,蒋中正担任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不顺利,万事起头难,只得白手起家,虽然黄埔岛上有一间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所创办的广东水陆师学堂,但是年久失修,房舍多为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景象荒凉,有些房舍还被其他军队强占不让,几经蒋中正交涉,才勉强迁出得以使用。筹备的前半个月,蒋中正这黄埔军校负责人,还因为黄埔岛上还没有安置办公室,只得乘坐「大南洋号」船停靠在江边,当作临时办公处,在船上,他和筹备委员们拟定招生简章、任免教职员、招考审查学生资格、课程规画,他废寝忘食没日没夜,时而倚着船窗苦思,时而凝视远方校区轮廓,他要完成孙中山力图统一中国的革命起点,要成为我国国民革命军将领的培养所。

6月16日,陆军军官学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校门高悬「亲爱精诚」校训,第二道门左右两侧有一副著名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孙中山以大元帅兼总理的身分亲临主持,黄埔第一期招收500名学生,是从2000多名各省各地报考青年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孙中山训话完毕,将军校校印颁交给校长蒋中正。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典礼上,孙中山致词说明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在于创造革命军,求挽救中国的危亡。(图文:庄秉汉,翻拍于中正纪念堂)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后,孙中山先生与校长蒋中正、总教官何应钦(左)、教授部主任王柏龄(右)合影(图文:维基百科)

不过,开学典礼结束,夜幕低垂,校务窘况一一出现,由于黄埔建校之初筚路蓝缕,学生宿舍不敷使用,有一部分幸运的学生借用到清末陆军小学瓦房来住,运气差的只能住搭建简陋大棚架,睡的是竹子架起来的硬床,再铺上芦苇编成的草席,广州的夏至,学生入睡可谓酷热难耐,还得挨得住蚊虫的叮咬。

师生们衣食住行之所需也样样皆缺,学校偌大的军械室内,步枪仅区区30把,只够站哨卫兵使用,学生们上课手拿竹杆和木头枪代替枪械训练,相当狼狈不堪,而且教学设备不足,枪枝弹药完全没有,战马也没有,学生穿的制服,只配发一套类似中山装的灰色棉布材质军服,没有再发多余的制服可以更换,校方要求白天上课穿军服,晚上清洗晾干,学生也没有一双袜子可穿,只能打赤脚穿草鞋。

校务经费筹措非常困难,师生伙食也是有一餐没一餐的,有了早餐,不知道有没有晚餐,有了今天馒头,明天不知道还有没有馒头可以吃,有一天,蒋校长迫于无奈突然宣布,教官、学生都要学习挨饿,授课课目是中午不吃午餐,但是下午还是得照常出操打野外,蒋中正说服师生的理由是,前线打战时,后勤补给难免出状况,要适应饿着肚子打战,蒋校长也带头中午没有用餐。其实,真正原因是学校伙食几近断炊。

黄埔军校创立于广州,广东尚有各系军阀所割据,对军校之发展,千方百计想要阻挠,蒋中正说「军械经费没有着落,因为所有的广东财政都由滇桂军把持去了,不但学生的书不能教,学校全部几乎不能支持」。显然,不肖军阀嚣张跋扈,摆明反对孙中山建立革命武力,校方筹款借钱变得格外困难,但是需款孔急,贵为校长的蒋中正还是得硬着头皮找金源,有一次,他亲自到广东省财政厅长古应芬官邸拜会,想开门见山向财政厅长借钱,结果被碰了闭门羹,蒋校长只能写亲笔信寄在门口,信上低声下气的说:「近日拮据至极,几不能支,此款究竟能否照支?」字字句句道尽办校的困难与无奈。

蒋中正曾因环境恶劣,请辞筹办军校职务呈文给孙中山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但孙中山批覆说:「从穷苦中去奋斗,故不准辞职。」(图文:庄秉汉,翻拍于中正纪念堂)

有位滇军军长还对蒋中正校长冷嘲热讽,他跟蒋说:「你在黄埔办什么鸟学校,你那些娇弱的学生兵,你相不相信我只要派一个营的兵力就可以缴你的械。」蒋中正当面被羞辱,却反而更坚定他的信念,蒋中正曾说「我在民国12、3年之间,什么事情都不愿做,而只要创办军官学校,教育全国青年军人,为我唯一之志愿。」

一直到10月7日,苏联答应给的第一批8000支步枪抵达广州,并按月提供金钱援助办学,黄埔师生的军事物资和财务窘境宣告解除。

孙中山曾先后5次到黄埔军校巡视,最后一次校阅黄埔学生是1924年11月13日,他将抱病北上,准备与北洋政府举行国是会议,刚好看到第一、二期学生在进行战术演习,他内心感到欣慰,他对着身旁的校长蒋中正说:「现在我死了,就可以安心瞑目了,如果前2、3年,我就死不得,现在有这些学生,一定可以继承我未竟之志,能够奋斗下去。」

黄埔军校的创建,蒋中正确实把所有精神都放在办学上面,他也没让孙中山失望,率领黄埔毕业生在不看好的情况下,前仆后继完成北伐中国统一,在孙总理逝世3年9个月后,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飘扬全国,黄埔军校成为我国军事将领摇篮,尽管蒋中正后来成为近代中国的政治领袖,他总喜欢人家称呼他为「校长」,因为陆军官校是他不愿服输的地方,他是在黄埔起家崭露锋芒。

(作者为脸书「我的抗战」版主)

◎史话欢迎读者投稿,针对两岸关注之历史事实或人物撰文,体例不限,举凡传记、论文、散文、书信、日记,抚今追昔之访谈纪录或自述回忆等。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主旨注明「史话投稿」,请附姓名与专业背景或居住地。本版对来稿有删修权,文章仅刊载于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