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中科院往事追忆/核武风云在台湾(十二)(朱伟岳)

1989年,陆军兵工学校学生听取教官讲授引擎构造的情形。(军闻社提供)

也就是说,不论活人、死人,祗要认为是阶级敌人,通通斗倒;一同革命的战友同志,如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等等,也一并斗将进去。毛氏斗争论的发挥,相当惊人!蒋介石在<游俄报告书>中就反对阶级斗争,今隔海观看,难免不想拨乱反正一番。在民50、51年(1961、1962)间,正是毛氏大跃进、人民公社如火如荼之际。

蒋氏才会在这个时候,正式策划并推动他的国光计划,准备以武力反攻大陆。蒋氏的国光计划,因章江、剑门二舰先期试探失败,外加美国人绝不支持,不得已渐次隐没于历史长河中。毛氏的大跃进虽然并不成功,但大跃进的精神,却快要在两弹一星的努力上绽放光芒。到民52年(1963),U-2高空侦测情报显示,中共将试爆原子弹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蒋介石迫于对岸可能施展的核弹威胁,一为自保,亦为壮大台湾声势,乃亦下定决心,也着手研制中华民国的核弹。

这就是民53年(1964)春蒋介石调蒋经国任国防部副部长,唐君铂出任中山科学研究院筹备处主任,国府核武发展的第一步。蒋介石不祗启动核武、火箭飞弹、电子的研究发展,他也不忘柏格曼教授的建议,国防科技发展应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其时美国对中华民国的军经援助,已订定在民54年(1965)停止。所以蒋氏于民53年(1964)核武的脚步踏出不久,即向美国订购核能电厂。

蒋介石已早有盘算,自力更生发展经济,同时推动国防建设。美国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故蒋氏同时透过外交管道,请美国政府协助台湾提升科学研究水准。1967年9月,美国詹森总统应蒋介石之邀,派其科学顾问贺尼克(注十二)访台。

贺尼克拜会蒋介石以后,建议国府应将国民生产毛额1%~2%用之于科技发展上。是年12月,蒋介石即核定国府「科学发展基金」为新台币12亿元,指定其中6亿元(折合约美金1500万元)为原子能发展之用。故中山院自筹备期开始,一直有充足的经费,得以从容自力发展核能、火箭飞弹及电子等国防科技事业。

蒋介石为集中力量,首先把各军种所属理工科学校,如陆军兵工学校、测量学校,海军专科学院(原海军机械学校),空军机械学校、通信学校等,合并为一个理工学院,国防部乃命名为中正理工学院,并直接把其院址设于中山院之一侧。

蒋介石深知,交通及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也就在1967年,蒋氏把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孙运璇调任为交通部长,复于1969年调孙氏任经济部长,核一厂乃于1970年兴工,核二厂也于1971年启动。孙运璇秉承蒋介石集中力量的想法,亦于筹划数年以后,于1973年,把经济部内联合工业研究所、联合矿业研究所、金属工业研究所等合并为工业技术研究院。

蒋介石还特别把顾光复,自中山院调至经济部任技术总监,然后又调顾氏任工研院副院长。其目的,即在加强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沟通与联系。时中山院电子所已成立,下辖三个研究组,即通信组、微波组、控制组。其中微波组负责雷达研制与微波通讯,与美国RCA公司时有业务来往。而RCA公司微波室主任为我国学人潘文渊,故潘氏与美国电子界名人如朱兰成教授等,多次返国到中山院电子所指导,带回电子业最新信讯及发展方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