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海域神秘 始皇神往──未酬邦国中兴之80(朱伟岳)

位于山东省青岛的琅琊台为秦始皇送别徐福出海寻访长生不老药的所在,立有雕像记述此事,其下为中俄军演登陆海滩。(图/本报系资料照)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是最靠内陆的一个王国,以兴修水利,发展农工充实国力,而力压群雄,统一中国。秦始皇主要以强大的陆军称雄天下,但统一中国以后,他注意的焦点,却转移到海上。由他统一后5次出巡,仅笫一次巡陇西,今甘肃省西部外,其余4次都巡游海上,可以证明其注意重点的转变。

在春秋、战国之时,不会有今之铁路、公路,更不可能有高速铁路或高速公路,其时的道路,应像今日乡间仍存在的产业道路,最多铺上碎石或石块的泥石通道。但秦朝有所谓驰道,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近于现代的高速公路,推判战国时各国应都有类似于驰道的大路,但皆不若秦国之发达而已;秦国之有更发达的驰道,对于调遣军队及军队所需的补给,对用武力征服各国,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时著名的驰道有9条,平坦之处,道宽50步(约今40公尺含车道、马道及人行道),隔三丈(约今7公尺)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公元1974年,在今内蒙吉伊克昭盟发现了长约100公尺的直行驰道遗址,路面残宽约22公尺,断面明显可见,现存路面高约1~1.5公尺,用红砂岩土填筑而成,从直道遗址可以看到南北的出口遥遥相对,连成一线,这同《史记‧蒙恬传》所载「堑山堙谷,通直道」的记载吻合。可见以当时物质条件下修筑全国性的驰道,其工程的浩大和艰巨。

另秦国为了开发四川,还修筑了栈道,正如《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蔡泽之言:「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栈道是挂在岩石旁边的木质道路,路面宽3~5公尺不等,竟把秦国本部和四川联结了起来,怎能不实力大增,称雄天下。始皇帝深切知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关乎一个国家的兴亡。

当他统一了中国,要巡视各地的时候,首先巡视陇西,这是秦国的边疆地区,一定是坐车前往,但不一定有驰道,坐在8匹骏马拉着的大车走在泥石路上,再怎么豪华,也不可能舒服。改走驰道或乘舟师旗舰,定然平稳得多。何况他听说海洋的浩翰辽阔,无边海域的神秘,都会让这位始皇帝神往,故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实地探究,虽然始皇帝死于最后一次的探海归途,他的派人寻找亶州的梦也没有实现,但始皇帝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在灭六国后就已开始。如公元214年命将军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44个县后,随即派大量民工,修筑长城,断了匈奴南下之路。而对北方军、民的粮食等补给十分困难,乃以琅琊为海运基地,把军需民食,经由海运运至天津附近的古黄河河道,再经由河道运达北方,解决了粮草运送的问题。

秦始皇不仅关注北方,他同时注意南方的问题。他派出50万人戍守岭南,为了向岭南进军,同样要解决运兵运粮的难题,他派了水利工程专家史禄,在今广西省兴安县境的珠江上游漓水和湘水上游之间,用4年时间开凿一条长约36公里水闸式运河,可使船只用水闸的蓄水功能,穿越高地驶往目的地,从而使岭南的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糸联成一体,不仅方便了军队及给养的调动运输,也使岭南地区的物资,易于输送到其他地区。这名为灵渠的水闸式运河虽不很长,但建造的困难巧妙,使它至今仍享盛名。西方类似于灵渠水闸式运河,始于公元1375年的荷兰,次为公元1914年的巴拿马运河,较之公元前214年建成的灵渠,在时间上差得多了。

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登舰出海巡视,是古中国海军统帅,乘坐舟师舰船的出海巡弋。在那个时代,虽已有不少沿海先民含方士等,甘冒风涛讨海谋生,但都以近岸航行为主,真正在茫茫大海,难分方向中犹能航行的技术,尚未成熟;也就是说,那时地文航海的技术,已有不错的水平了,国家统帅才敢一而再的朝海上跑。在海上一般肉眼可以看到30海浬(约50公里),估计当时秦始皇的海上航行,大概在离岸在50公里以内。以今天的水平看,虽然是近海观光式的航行,但对两千多年前华夏中国舰船建造技术,以及对沿海讨海人心理上产生的激励效应,不能轻忽。

公元前219年(巡陇西后第二年),秦始皇开始乘舟师旗舰巡游海上,这是华夏中国历史上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他这次海上巡游,先到今山东泰安市境内的泰山境内的泰山封禅。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秦始皇生于那个时代,那时知识份子(儒士们)多认三皇之首为天皇伏羲,伏羲以木德而帝天下,被尊为天下共主,伏羲的道场在泰山,当时齐、鲁的儒士们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天和地,向天皇伏羲表功,以坚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心愿。这种仪式流传至春秋战国时期,并定名为「封禅」。

前文提到夫差应鲁哀公、晋定公之请,去除「吴王」王号改称「吴公」,主盟黄池大会,和鲁哀公、晋定公等,并排站在封禅台上,就是要共同过一下封禅之瘾的故事。秦始皇真正成了天下共主,岂能不庄重地封禅一下。

(作者为前中科院第二所资深研究员)

【未完待续,朱伟岳专栏每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