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拆得了庙,拆不了的历史(杨渡)
中正纪念堂。(本报资料照片)
把历史眼光放长,一百年后,蒋介石铜像还会在吗?那些想拆掉蒋介石铜像的人在哪里?
想想,几百年后,铜像早已不在,但历史会记得蒋介石?还是那些拆铜像的人?拆一个铜像有那么重要吗?那么现在吵拆铜像,除了选举,有什么意义?
作历史研究的人一定清楚,蒋介石的历史地位已不是台湾在定义的。参加孙中山的国民革命;领导北伐;对日抗战;二战时期与美英法等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抗法西斯;带领中华民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立;国共内战败退台湾,却也保住中华民国的法统,传至今日;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员;实施戒严令,与美国同时期实施世界性的白色恐怖,逮捕红色革命者;成为封锁共产主义岛链的一环,乃至于失去联合国代表权,被中国大陆取代等,这都是世界性的大事。
不管台湾的历史学者要如何抹黑涂白,蒋介石都有他在世界史不可抹灭的地位。史学家黄仁宇早已说透,蒋介石要如何评价,必须有大历史的视野,放在百年,甚至几百年的中国现代化大架构中,才能看得清楚。也因此,黄仁宇才会将蒋介石与毛泽东合起来看,以其在历史上所起到的「正反合」的作用,认为是这两个矛盾而对立、却又相辅相成的人物,共同完成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此外,史景迁及欧美许多现代史研究者早有许多深度好书出版。
因此,从大历史来看,民进党要强调蒋介石与二二八、白色恐怖、戒严、独裁等历史,也无不可。这正如他在台湾也有推动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九年义务教育、经济发展、地方自治等是一样的,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政治人物若无两面并陈,功过对照,如何见出其总体评价。
在大历史的对比下,中正纪念堂的存废问题就变成无足轻重了。拆得了纪念堂,拆得了历史吗?建筑,只是一种形式化的纪念,对他的历史定位,无论褒贬,根本不起作用。
更何况在台湾政党轮替的环境下,蒋介石的评价会被拿来搞政治斗争,已是常态。他的后人大概也很明白,所以干脆把他的日记送到美国史丹佛大学,一方面有较好的保存,另一方面也可供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参阅,以免放在台湾,那天被抄了家。不管是研究二战史、中国现代史,乃至于冷战史的人,都无法略过这一环,更不必说两岸研究近现代史、国共内战史、中华民国史的学者了。
当然,蒋介石的更多史料都是中华民国史的一部分,无论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等等,都与他有关。这些史料若能与他的纪念堂结合,变成一种研究与观光的资源,未尝不能吸引国内外学者来研究,对提升台湾的研究高度是有帮助的。没有善用蒋介石,实在可惜了这个资源。
然而,如果民进党必欲去之而后快,那么我们要问一句:凭什么执政党有权决定一个公共建筑的内容物与存废?那是台湾人民的公共资产,要怎么动,怎么改,公民有参与、讨论吗?这样蛮横,是谁授与的权力?台北市民的生活空间,市民没有发言权吗?
波赫士说过,人活着,是因为他还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有一天,当人们不再记忆,他就永远死去了。而蒋介石在世界史的位置,是不可能被遗忘的。但那些想拆他铜像的人,百年后会在哪里?在历史面前,权力有什么好傲慢的?
坦白说,拆得了铜像,拆不了历史,也伤不了蒋介石。
中正纪念堂的存废,让我想起蒋经国。蒋经国没有盖过一座纪念堂,也没有为自己盖一间大房子,他住的地方,朴素得像一个小老百姓,可在民间的声望,他却永远是最高的,高过李登辉和任何其他人。因为,人心自有一把尺,一种感念。
再高大宏伟的纪念堂,几百年后,终有形销骨灭的时候,唯有无形的感念,会长存,在民心中。
是的,民心,才是真正纪念堂的所在。
(作者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