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高峰期的全民自保运动(沈政男)

图为医护人员在急诊室门口管控人员。(图/刘宗龙摄)

在本土新增飙破4万例的同时,指挥中心把匡列范围缩减到同住亲友,学校停课改成九宫格邻座,也不反对母亲节内用聚餐,显见持续往「共存」方向迈进,没有悬念。

民众的反应则是两极化,有些人相当担心,忙着抢购快筛,有些人则是内用与旅游不断,好像做好了染疫的准备。从人流指数来看,这波疫情以来确实有所降低,反映了部分民众的恐惧心理,然而这类自发举动无法抵挡病毒扩散,新增曲线宛如依着数学公式每天往上延伸。

随着新增攀升与匡列放宽,接下来疫情即将进入深水区!目前双北急诊室因为前往采检PCR的民众太多,造成壅塞,当两周后新增达2、30万,将更严重,解决之道就是「以快筛取代PCR」。目前已决定先用在居隔者,但既已缩减匡列定义,减轻PCR采检负荷的效果也会跟着下降,应加快全面施行脚步。事实上不只「阳性预测值跟盛行率有关」,阴性预测值亦然,一个是错杀,另一个则是错放,但比起PCR采检量能耗竭,早已利大于弊。

让有确诊疑虑的民众早点快筛,早点进入自主防疫措施,是进入高峰期必须推行的全民运动,然而快筛试剂的取得还不理想,应赶紧拓展供货与贩卖管道,以免民怨升高。事实上国外疫情已经缓解,照理说货源应会越来越多。

随着案例增加,专责病房床位使用越来越多,只好把高龄者住院年龄拉高到80岁,但即使如此,以1%左右的占率来算,当新增达到2、30万,光一天就需要2、3000张床位,更不用说其他高风险族群了。未来若床位不足,只能让中重症者住院,而以0.25%的比例计算,每天约需700张床位,加上每位确诊者平均住院5天,因此需要3、4000张床位,尚能落在目前医疗量能之内。

当轻症高龄族群必须在家照护,抗病毒药物的开立与服用就变得相当重要,若能大规模使用,当能有效降低中重症发生率。目前多数民众对于如何取得与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不熟悉,使用量也还不高,届时难免手忙脚乱,应多加宣导。

随着疫情延烧,原本社交退缩的老人家也染疫了,因此死亡率已攀升到万分之2以上。以台湾老人家疫苗覆盖率与染疫占率来看,死亡率目标值可押在纽西兰的万分之7与新加坡的千分之1之间;若能持续冲高80岁以上第三剂覆盖率,降到万分之7以下也不是不可能。

5月中下旬,新增将达到高点,而这样的压力测试若能过关,「共存」目标等于完成一半。反之,若届时出现急诊室与医院爆满,许多中重症患者无法就医的景况,将让民众的恐慌心理继续攀高。

中南部疫情只落后北部8到9天,10天到2周后六都将新增破万,因此双北目前兵马倥偬景象有可能在中南部上演,县市之间应交换防疫经验,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中南部人口加起来比北北基桃还多,如果Rt值相当,有可能把疫情推向另一个高峰。民众切莫有「反正终将染疫」的想法,而疏忽防疫,以免疫情没完没了。(作者为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