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美术馆敲敲门》闹市中的大亨起家厝,拥半部台湾美术史

顺益关系企业董事长林纯姬承接父志,一肩扛起经营美术馆的重责大任。(图/商业周刊提供、陈宗怡摄)

你能想像台湾旧城区的一栋老宅里,竟藏着半部台湾美术史

一字排开,从石川钦一郎、盐月桃甫到林玉山陈进郭雪湖,再到倪蒋怀、李梅树与颜水龙等,尽是台湾日治时期名家画作,其中6幅更是台北市指定一般古物

顺益台湾美术馆打造了一条台湾美术的时光隧道,用不同的时空角度,带领观者重新认识台湾这座岛屿。而打造这座美术馆的,是顺益关系企业荣誉董事长林清富。

他是商用车界一方霸主,将1947年创立的老店「顺益行」发展为国内最有实力的企业,在全台拥有24个服务厂及2间组装厂,2019年营业额新台币346亿;他同时也是位出名的藏家,40多年搜藏近400幅台湾本土美术画作,及超过1800件原住民族文物。

1994年,他着手创办全台湾第一座原住民族博物馆。今年,为了让搜藏的台湾本土创作也为世人所见,他让女儿、现任顺益关系企业董事长林纯姬负责,将位于北门旁的起家厝改建为「顺益台湾美术馆」,专门展出他珍藏的台湾美术作品

带领林清富走进艺术领域的是已故艺坛前辈施翠峰教授,经常带着他拜访画家。林清富20多岁开始搜集画作,特别喜爱童年记忆中的风景画,一有机会,总是想尽办法搜藏。

但是,要打开这些画家的心房并不容易,是场漫长艰辛的攻防战。但40多年来,只要能获得心爱作品,他仍乐此不疲。

林纯姬分享,父亲为了买到李石樵的画,常常以赏画名义上门拜访。但李石樵向来不卖30号(91x65公分)以上的画,为了说服他,林清富使出游说技巧,不时带着酒去寒暄,时间久了,李石樵终于被诚心感动,卖出一幅30号的《池塘》。

林清富对台湾前辈女画家陈进的胶彩画情有独钟,经常到她家走动,同样是为了能拥有她的画作,且再三保证这些画只进不出,未来她的后人若有展览需要时,顺益也一定无偿配合。

然而,面对惜售的陈进,林清富除了展现诚意外,也略施了技巧才能陆续搜藏6、7幅她的画作。求画过程中,见她一有意愿,就拿出备好的空白支票请她填写,同时自家顺益货车早在门口,等着主人一声令下马上搬画载走,以免陈进后悔。「经常到了隔天,她的小孩或学生就会打电话来说:可不可以不卖了?」林纯姬笑着回忆。

「父亲小学念福星国小,下课就往大稻埕河边跑,看淡水河、远眺观音山。我才发现,为什么我们馆内两地的画作很多,观音山25幅、淡水河21幅,原来,这是他小时候的记忆,是他的生活。」拥有东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的林纯姬边检视馆内画作数据,边试着用心理学解析自己的父亲。

对于画,林清富有很深厚的连结,不只是记忆里的风景,还是他小时候与父母在台湾各地旅行的回忆,每看到一个场景,便能想起童年往事,是对亲情的追忆。

从林纯姬有记忆以来,家中就充满各种画作,幼时她并不懂其中价值,日后回首才发觉画作早已融入他们生活。她回忆,家里一楼挂着陈进的《月下美人》,有天她凌晨起床读书,点着夜灯,看着灯光映照画作的那一幕,美得令她难以忘怀。

因此,打造顺益台湾美术馆对她而言,不只是继承父志,也是再次的自我认同,一如她在画作里看见家族的发展,她也期许每个人都能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记忆。

为此,她也计划推动「移动白盒子」计划,一年1至2次,将货柜车变成移动式美术馆,把以当地风景为主题的画作移至各地展出,让民众能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并对比画作与实地的差异。「可以看见故乡的某些东西,从中跟自己与文化DNA建立连结,这是我认为成立顺益台湾美术馆最大的价值。」

《商业周刊17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