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揆待拆的未爆弹
依照过往,农历年往往都是内阁改组的时刻,今年却只小幅调整了国安等与总统职权较为相关的部分,除了宣示蔡总统期望在两岸部分能有所突破之外,也暗示苏贞昌短时间仍将稳坐行政院大位。苏揆对蔡总统的剩余价值绝非仅止于抵挡派系逼宫,但最终恐怕难逃成为被牺牲的棋子。
苏揆之所以能如此惬意,在于蔡总统阶段性的需要。蔡总统第二任除了自己想追求的历史定位外,也无法回避后蔡时期的接班布局,当然更要避免自己被架空,提前跛脚。苏揆的价值就在于他的资深与强悍,可以协助蔡总统抵挡党内其他派系的逼宫,而苏系人马有限,需要付出的代价相对低廉,蔡拉拢苏系保驾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选项。
前年民进党内不分区立委提名爆发了派系大乱斗,延续到7月的党职选举,英系几乎覆灭,而派系越是动作频频,蔡苏结盟反而被推得更加紧密,苏揆的「剩余价值」也就不断拉长,不仅跨越了蔡总统的连任改选,更让他成为蔡政府目前最长寿的阁揆。
蔡苏破冰合作之日,苏揆从冰库被拉回政坛,初期恐怕乖乖地「蔡规苏随」,但时日久了,政治本性渐被激活,本任由总统摆布的皮影开始渐渐活出了自己的生命。强势介入中天关台与国营人事布局,试图掌握话语权与资源的苏揆,恐已不只甘愿做个傀儡而已。去年底,当莱猪议题火热之际,内阁改组的风声已经四起,农历年后,又传出对苏不利的民进党内部民调,当然都透露出党内对苏揆的警觉。
眼下只要不出大乱子,苏揆短期看似可以继续高枕无忧,只不过蔡总统恐怕也不会让其「大材小用」。日本核食恐怕是莱猪之后的下一颗未爆弹,不仅如此,民进党政府更可能不惜牺牲2022年的地方选举,让所有执政尚待处理的未爆弹及早引爆,好让利空出尽,为2024年大选扫除障碍。这些拆弹重责,自然就会落在苏揆肩上。但为党扫除障碍的同时,苏揆自己也恐将沦为民怨所指,成为蔡总统必须扫除的最终障碍。
苏揆如今仍把「武汉肺炎」一词挂在嘴边,不愿改口,不管是其辩称只是便于辨识,或是心存反中操作,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充其量只是搏个版面,但是若其轻描淡写认为疫苗在台湾无急迫性,苏揆恐怕得再好好思考。
台湾疫情控制在上半场虽然取得好成绩,但如果世界各国开始因施打疫苗解除国境管制,逐渐恢复贸易旅游,台湾却因疫苗延迟而不得其门而入,下半场的「落后部署」恐将引爆真正的民怨。尤其疫情稳定之后,政府防疫角色将逐步退场,取而代之的人员往来、经贸复苏等压力,将会从陈时中转回苏揆身上。
所谓「没急迫性的疫苗」,对一般国人也许是如此,但对苏揆而言,这才是让其延续政治生命,并得以发挥「剩余价值」的急迫性课题。否则或许苏揆还拆不了几个未爆弹,就得面对要求内阁改组的真民意了。(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