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水泥化治水工程只是丢钱入水 防灾还要开拓水源
▲雨炸南台湾造成「823水灾」,治水解方不能光靠兴建滞洪池等水泥化工程解决,除了防灾,还要开拓水源。(图/记者宋德威摄)
「823水灾」造成7人死亡、2人失踪、148人受伤,农林渔牧业总损失高达7.4亿元,8月30日行政院长赖清德代表政府向受灾民众表达歉意,并提出要召开全国治水检讨会议。
面对全球极端气候下引起的暴雨量,该如何治水呢?前内政部长李鸿源说,过去治水方向迷信工程手段,欧洲及荷兰最近已转向「为了失败而设计」的概念,工程一定会失败,但万一失败,城市的维生机能还是要能运作,治水应与防灾型都更、海绵城市及韧性设计来总合。
其实临海的淹水地区有些都低于海平面1至2公尺不等(如嘉义布袋低于海平面约180公分,而云嘉南及屏东沿海都有地层下陷问题);养殖户及农业署要积极发展渔塭,水利署又要治水,如果不把土地增高,像这次的海水满潮倒灌,再多的大排、滞洪池可能也有限?但问题是:土地若垫高,农民要如何生活呢?纯靠观光吗?经济部次长认为:「治水的解方是复方,不是单方!」
台湾是全球排名第19名的缺水国家,虽然每年平均降雨量有2500公厘(全球平均降雨量的2.6倍),为何会缺水?因80%的雨量集中在5到10月的丰水期,台湾山势陡峭、河川短急,再加上水库及河川淤积严重,雨一下子就流入大海了,能被利用的只有21%,就算雨下的再多也没用!
治水是要与「水循环再利用」一起看的。环保团体批评治水都是推动「水泥化」工程,但涉及人民生命财产保障的水利设施,老天是不会等人的!笔者建议,全国治水检讨会议需要更多意见的汇入,除了防灾,还要开拓水源。
2006年完工的日本埼玉县「首都圈外郭放水路」(しゅとけんがいかくほうすいろ),宛若希腊神话中的地下神殿,在地下50公尺深处建造总长6.3公里、直径10公尺的世界最大排水隧道系统,将河川及雨水连结到5座高70公尺、直径30公尺的竖井,导入地下神殿(长、宽、高为177、78及18公尺,由59根重500吨的混凝土柱支撑),经调压水槽、抽水站连接到海湾排水系统终端的江户川,每年处理约8次的洪灾。
日本这座地下神殿的总蓄水量仅有67万立方公尺,而高雄市如今已兴建13个滞洪池,总蓄水量约300万立方公尺,为什么高雄市区还是会淹水?其实应该用配有机械动力设备的「调节池」才对!当池中具有进流和出流的抽水站设备,就可启动蓄洪、排洪调节,而非目前大多数的滞洪池都有容量限制。若超过工程设计标准的降雨,只能透过土地合理使用来共同分担;即迳流分担及出流管制,让都市的道路、土地等,如海绵般吸收雨水及下水道分流配套。
水利署的流域综合治水策略,从执行的县市政府及协助的河川局,都要邀请在地专家学者、NGO及地方人士参与计划审议,扩大民众参与。就像日本东京都Arakawa River super levees(荒川超级堤防)整备,约有60%时间是花在与当地民众沟通协商;德国科隆(Cologne)的莱茵河流域(Rhine River basin),也是借由公民参与来推动「非工程」防洪治水、设置阻水挡板及参与洪泛区划设管理。
民众会反对治水工程,原因出在于:不了解规划单位在做什么,怀疑是闭门造车;利益受到损害(养殖业、工厂抽地下水等);专业知识的缺乏,不知为何淹水或缺水。反对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便是缺乏沟通,水利署可对一些特定水利计划(如加速办理地层下陷区排水改善示范计划),订定公众参与作业规定及设立民间监督与及参与机制。
面对气候变迁,治水需要创新的学习型组织,需要「整合性」(Total solution)的解决方案,并且应有多面向的参与者,尤其是灾区居民,透过拜访访谈、座谈会、工作坊(特定议题)、资讯公开、说明会、公听会及听证会等,建立关系及信任感。
面对海平面的上升,如何不违背自然的治水政策是全球性课题。笔者呼吁,藉全国治水会议的召开,透过多元化的参与过程,唤起社区居民对土地的情感,并建立下一代子孙对于水环境维护的前瞻!
好文推荐
●苏南,国立云林科技大学营建系教授,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中正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