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币遭低估4成? 央行:「大麦克指数」只是趣味之作
英国杂志《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上周公布最新「大麦克指数」(big mac index),显示新台币汇率被低估逾41.2%,严重程度仅次于香港。不过,中央银行27日表示,该指数仅是趣味之作,原意本非用于预测汇价走势,不料,却屡遭外界滥用,直言「连经济学人都颇感无奈」。
央行宣称,《经济学人》于1986年首度发布「大麦克指数」,目的是希望用轻松的方式介绍汇率理论,如今,该指数已满30岁,此种「汉堡经济学」(burgernomics)也超乎想像地受到欢迎。
话锋一转,央行指出,大麦克指数原本只是《经济学人》的趣味之作,之后却被广泛使用,甚至到达滥用的程度,直言「对此,连经济学人都颇感无奈。」
央行强调,大麦克指数立基于购买力平价(PPP)理论,认为长期而言,任意两国的相同商品,经汇率换算后,应具有相同价格,如价格有所不同,则显示汇价有高估或低估的倾向,不过,该指数的商品仅有1种商品──麦当劳的大麦克汉堡。
对此,《经济学人》早在2003年便坦承,大麦克指数有其缺陷,因大麦克汉堡并非跨境贸易商品,不符PPP理论的条件,此外,该汉堡价格易受各国税负、关税、不同利润率,以及租金等非贸易投入财的成本影响,也就是说,该指数从来就不适合用于精确预测汇价走势,仅是一种有助理解汇率理论的工具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也提到,《经济学人》在2006年曾直言,大麦克指数多年来在全球被各界广泛引用,甚至滥用,其中,若干美国政坛人士喜欢过于随意地援引大麦克指数,以迎合自己目的,举例来说,要求中国大陆应使人民币大幅升值,以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不过实际上,即便中国大陆的大麦克汉堡价格便宜,并不代表人民币汇价远低于其公平的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