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克指数出炉!央行解读:不适合用来评估均衡汇率

▲央行表示对于大麦克指数不需要过度解读。(图/翻摄自央行官网

记者陈心怡台北报导

大麦克指数(Big Mac index)是在1986年由《经济学人》杂志推出的非正式经济指数,以各国麦当劳餐厅的大麦克汉堡价格,相对于该国货币汇率,作为比较物价基准

大麦克指数系立基于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理论;长期而言,任两国的相同商品篮,经汇率换算后,应具有相同价格,如价格有所不同,则显示汇价有高估或低估之倾向,而大麦克指数的商品篮仅包括1种商品:麦当劳的大麦克汉堡。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报导指出,根据最新发布的大麦克指数(Big Mac index),如就原始指数(raw index)观之,美国财政部汇率报告所检视的20个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除了瑞士法郎兑美元汇价高估(overvalued)外,其余币别兑美元汇价皆低估(undervalued),惟低估情形已较去年7月改善。

央行今日在脸书上表示,《经济学人》指出,大麦克指数与美国财政部对于贸易伙伴操纵汇率的评估结果,不尽相同;大麦克指数只显示结果,美国政府则是对刻意压低本国汇价的国家进行惩罚,其关注的是操纵汇率的国家,而不是汇率遭低估的国家。其实,大麦克指数根本不是用来衡量均衡汇率的可靠指标,因此实不宜用来评估某通货汇价的高低估问题

央行说明,《经济学人》于1986年首度发布大麦克指数,以轻松简单的方式介绍汇率理论。借由比较各国大麦克汉堡的售价,迳自衡量某通货相对于美元,其价值究竟是高估或低估。举例来说,根据最新的数据,大麦克在日本售价为390日圆、在美国为5.66美元,隐含美元兑日圆汇率为68.90,但本年1月12日的市场实际汇率却为104.30,故根据大麦克指数可估算日圆汇价遭低估33.9%,亦即[(1/104.30)-(1/68.90)]/(1/68.90)。

央行提到,大麦克指数原先只是《经济学人》的趣味之作,后来这种「汉堡经济学」(burgernomics)受到超乎想像的欢迎,并被广泛使用、甚至滥用,连《经济学人》都颇感无奈。大家必须了解,大麦克指数虽以轻松、有趣、易懂的方式介绍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理论,但由于大麦克并非跨境贸易的商品,且商品篮仅包含一种商品;更重要的是,大麦克的价格会受到各国税负(包含关税)、利润率租金等多种因素影响,甚至于替代品的多寡也会有影响,因此大麦克指数并不适合用来评估均衡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