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是命运共同体

扫描QR code参与线上讨论

香港因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而爆发的抗争活动,呈愈演愈烈之势,抗争者和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加剧对立,社会陷入撕裂状态,香港营商环境因而受到严重冲击,零售业和不动产交易双双下滑、股市连日重挫,外来投资也转趋保守,港府称香港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并非空穴来风。同时,愈来愈多企业在这场风波中,开始面临政治表态的压力,因而陷入舆论风暴不能自拔。

香港的危机台湾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再次审视法治与自由、抗争与稳定、政治与经济发展关系。台湾实现了民主,却失去了法治,政府治理能力也节节下降。香港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中心,向来以廉洁高效的政府、完善的法治,以及高度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而著称,但随着社会对立的加剧,政治议题逐渐凌驾于经济议题,香港社会发展的重心也开始失焦。

事实上,香港在过去20年间,已经错过多次产业升级转型的机会,继续依赖金融和地产业注定不是长久之计,可惜香港社会在如何解决深层次危机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共识反对派提出的民主解方不足以回应产业界的关切,也得不到北京的认同;建制派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解决方案,同样难有落实空间,其方案本身也被很多人认为,依旧是在为地产界服务。

意见分歧的背后,其实是不同立场者彼此的不信任,而长期的对立无法化解,又进一步导致社会意见极端化的趋势,甚至出现了港独思潮。北京虽然祭出多项政策,包括作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并未取得港人的信任,相信可以帮助香港走出困境,港人对北京的信任也同样跌入冰点

这些都构成时下港人抗争的时代背景,任何负责任的旁观者评论家,都应该严肃思考化解这一宏大难题复杂性,并为解决香港困境提供建设性意见。但就在此时,蔡政府却自认为捡到批判一国两制的重砲,不断发声鼓励香港抗争,借此机会达到操弄反中氛围的目的。至于风波中同样会受到影响的台湾企业,蔡政府不仅没有给予协助,反而拿他们祭旗,进行政治炒作。高雄市长韩国瑜日前在专访中就曾批评,「香港在流血,但是蔡英文总统的民进党在补血」。

蔡政府的不道德正在于此,如果蔡政府出于对香港前途的关心,或真诚希望化解决香港危机,因而支持香港民众的自由民主诉求,并提出建设性建议,那自然无可厚非,而且理所应当。但蔡政府显然并非如此,他们的眼中只有选举算计,只考量政治操作、如何为选情加分,却全然忘了香港和台湾一水相隔,不仅文化风俗相通,而且经贸连结更是紧密。港台航空和航运路线都是排名世界前列的繁忙航线,即便后来两岸开放三通之后,香港不再扮演两岸中转的关键角色,港台之间的直接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也依然紧密,港台航线依旧是香港和台湾航空公司最赚钱的航线之一。

台湾即便不站在道义立场,纯粹以利益为考量,台湾都没有理由坐视香港的沉沦。双方的紧密关系决定了香港经济一旦受到冲击,台湾也注定要受到波及。相反,香港的繁荣稳定则可以直接带动整个亚太区域的经济平稳发展,而台湾自然也可以从中受惠。

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拥有资金融通优势,台湾是全球高科技产业链重要环节,拥有丰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长期以来港台两地经济与社会关系紧密、政治关系却非常疏远,现在看来两地已渐渐成为命运共同体。双方应走出框架重新认识彼此,通过优势互补,在合作中相互帮助彼此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无论对香港还是台湾来说,解决产业发展困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钥匙,唯有实现经济的永续发展,香港和台湾才能有更多的资源和政策空间化解社会矛盾,而弥漫在双方社会中的民怨空气,才有可能烟消云散。

台港是命运共同体,蔡政府却把香港抗争作为自己的选举提款机,企图把香港当成对抗大陆的前进基地,两岸关系将陷入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