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骅首季EPS3.16元 较去年第四季近倍增

(左起台骅财务长侯卓伦董事长颜益财、台湾空运董事长许旭辉、台骅特助万心宁、经理许琳婕。图/张佩芬摄)

台骅投控(2636)董事长颜益财29日宣布今年首季营收飙上58.93亿元,再创单季新高,年增133.16%,较去年第四季再增加10.2亿元,季增21.12%,EPS3.16元,较去年第四季的EPS1.65元近倍数增长,超越去年前三季净利总额,已达2020年全年每股盈余新台币4.72元之67%,年增1563%,季增92%。

台骅控股拥有海、空、铁、陆完整物流产品布局,本季营收及获利再创新猷。营收部分,凭借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于供给稀缺情况下争取更多舱位,进而体现业务规模优势,吸引更多新客户合作,首季营收高成长,毛利及毛利率成长,系因集中资源于优质客户策略见效,毛利率因此上升至18.08%。

获利部分,由于轻资产策略发酵,业务量虽大幅增长,但费用率仍控制在10%左右,使税后净利创下新台币3.98亿元佳绩,年增1739%,季增95%,每股盈余达新台币3.16元, 台骅投控海运业务占总营收66%。目前欧美国家因疫情确诊人数上升及强劲消费需求和回补库存,造成塞港缺工及相关物流设施短缺,出现四十年来前所未见全航线抢舱现象,到了第二季,船舶及货柜供给更加匮乏,迫使航商涨价及取消航班因应,加上目前终端品牌零售商库存仍处于低水位,美国政府纾困补助刺激消费,以及欧美疫苗施打率提高等,有望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在强劲的需求支撑下,海运业务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空运业务占总营收22%,由于半导体、5G、电动车等运输需求持续热络,加上全球国际旅游限制未解除前,空运舱位仍相当吃紧,进入第二季,在海运缺船缺舱状况更为严峻下,海转空货物增加,航空公司亦陆续调整欧美长程线运价,航空货运淡季不淡,运价仍然维持在高档。

中欧/中俄铁路业务占总营收4%,由于运费远低于空运,与海运相当,但运输时间只有海运的1/3,疫情后已成为许多客户主要的运输工具,特别是在海空运舱位短缺时,客户纷纷将货物转单至中欧/中俄铁路,在此次苏伊士事件尤突显其优势,惟铁路舱位供给远低于海运,如同海运呈现〝一柜难求〞现象。台骅与铁路公司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仍可争取较多和稳定的舱位供给,同时加强与欧洲代理伙伴共同开发欧洲进口中国之铁路业务,力图于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更多的获利。

内贸物流业务占总营收8%,今年中国大陆第一季度GDP成长率达18%,创1992年来季度成长最高值,除低基期因素外,也显见其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加上中国政府对于发展内需的坚定策略,以及因为各国疫情影响,中国消费者无法出国消费,间接促进进口业务持续成长,中国消费力道不容忽视。台骅集团于中国地区拥有完整仓库及运输配送网络,在上海、香港、苏州、广东等重要城市建置物流仓,内陆运输线路覆盖中国一、二、三级近400个城市,将可望受惠。

以地区别来看,由于欧美国家因疫情封城造成库存短缺,进而高度仰赖亚洲地区工厂制造,强劲的产品出口需求,带动亚洲出口欧美长程航线及亚洲区间供应链物流活动增长,中国大陆地区本季营收较去年成长148%;台湾地区成长78%;东亚区成长145%。其中,东南亚地区,由于中美贸易战续烧,使供应链移转至东南亚策略持续,加上人口红利及税赋优势,将成为业绩最具成长爆发力的区域,以台骅控股最早投资且网络布局最完整的越南为例,本季营收年增419%,季增98%。

由于Covid-19疫情及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所带来的供应链断链影响,企业对供应链的思维由〝即时库存〞,转为〝安全库存〞,再加上美国政府祭出的经济刺激方案将带来强劲的消费需求,以及疫苗施打率提高加速全球经济复苏,整体来看,物流需求仍然强劲,在海、空、铁路运输舱位供给仍然吃紧的现况下,前景展望乐观,惟近期部份国家疫情快速升温,未来仍需观察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