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关系法40周年 叶望辉:代表美国人民跟台湾人民友善合作
▲美国人士叶望辉受前行政院长赖清德之邀,到台南市爱国妇人馆参观「1979年后美台关系特展」,双方展开对谈。(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美国人士叶望辉受前行政院长赖清德之邀,到台南市爱国妇人馆参观「1979年后美台关系特展」,叶望辉说台湾关系法40周年,台湾关系法是非常特别的,他觉得台湾关系法很适当的代表美国人民跟台湾人民的友善合作。
叶望辉说,30年前他很荣幸有机会在台南县做传教士,在那时候,1988年夏天偶尔会很热,有机会到台南市,他最喜爱的经验就是吃想吃的东西「葱油饼」,因为那时候他没有钱。夏天很热剉冰在台南非常有名也非常好吃,所以他希望今天能够回到原来,有类似的经验,所以他非常非常荣幸有机会回到台南。
叶望辉表示,他以30年的经验,亲眼看到台湾民主进步到这个时候,他80年代到台湾,他感觉这并不是一个民主国家,今天有激烈的竞争,他也许跟大家有一点不同的感觉,他觉得这就是成功的一个例子,因为他觉得有两位有资格的候选人,有一个民主的过程会代表台湾选民的意志,这个正式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他也非常非常尊敬台湾的人民,他们有这个自由选择权,所以很荣幸回到台南,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跟赖清德前院长交换意见。
叶望辉说,他再次感谢招待和欢迎,台南市对他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他30年前在台湾传教有1、2年的过程,他一到台湾,第一站是彰化,那时刚到台湾,他学习了一点国语,但是他都听不懂,所以2个月在彰化他不太记得那时候的经验。第二站是在台东,在台东我有一个从台北来的伙伴,所以帮他国语学习的过程,那他也进步了,所以在台东有一点长大的感觉,但是从台东搬到台南县的新营,他在1988年,有8个月生活在新营,那时候他认识到今生的很多非常非常重要的朋友,到现在我们还保持联系,他们的孩子出生长大,也就算为我的家人之一,所以他一部分的心都留在台南,以前叫做台南县,80年代的政府,谈到两岸,都是谈到自由中国跟共产中国,所以朋友都鼓励他到台湾来,他很LUCKY,有机会到真正的「自由中国」。
叶望辉说,国民党政府到台湾来,台湾的人民,真的受苦了,这是他第一次碰到台湾的真正的历史,就在台南附近,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对中国政策的想法,他选择了学习语言、对华政策、美国的政府管理,为他的国家服务,也为这个地区的自由化而辛苦,所以他对台湾的友善感觉,是因为台南这个附近的人,打开他们的家、打开他们的心,让他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让他变成像他们的家人一样,所以这30年,他就关怀这个地方的民主进度,人民、一般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他说,他回到美国之后,他为他的国家,有机会继续服务,但是他也有机会关怀美国怎么样帮助我们的盟友和伙伴,能够跟我们一样拥有经济机会,我们传统的道德观,然后也有足够的安全,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继承更好的未来、更好的机会,那是为什么后来他也参加美国的政治,所以他对台湾的历史有兴趣,台湾有非常多的人,向他表示友谊,他非常感恩,但是他也非常佩服,有朋友,他认识的人,愿意牺牲一部分他们的生命,来为人民服务,参加政治,赖清德院长他不必讲,但是他可以作证,参加政治,不是每天都很happy,偶尔会碰到挑战,但是我们参加政治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国家的人民有希望,要他们对他们的未来更有希望,所以他非常佩服赖清德院长,他的好朋友,愿意为台湾人民这样服务。
赖清德说,他与叶望辉先生一起讨论台美关系法40周年种种的事情。从刚刚叶望辉先生的开场白里面,其实不难看出他对台湾充满感情。他在台湾是有FAMILY的,不要误会,他是他把朋友当作FAMILY,也把自己当作台湾整个FAMILY的其中的一员,不是我们一般讲的那种FAMILY,我刚才跟叶望辉先生在聊天的时候,也感受到他对台湾的了解,对台湾的支持,也愿意提供各种帮忙来协助台湾能够更稳定、更加繁荣,能够更加往前走。
当然叶望辉刚刚有特别提到,政治的从政是很辛苦的,但是目的都是希望让自己的国家持续地往前走,叶望辉先生之所以有这样的体认,在他看来是,他也是这种心情,他也希望希望美国持续强大,然后他也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或是用他更大的力量来投入。赖清德说,其实他当初弃医从政也是抱着这种心情,都无怨无,都是希望国家社会能够更加地进步。
赖清德说,台湾一定要自立自强,也要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要贡献我们的力量在国际社会里面,当然在这样的使命之下,怎么样能够充分发挥效果,也必需要再度的依靠台湾关系法,这个桥梁,能够跟美国合作,我们也希望,美国看待,未来两岸局势的发展,重新赋予台湾关系法一个新的定位,能够政府,台湾的政府跟美国的政府之间,能够有更紧密的合作,他觉得这个是值得我们去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