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关系法》40周年 中科院携美联展科学合作

军闻社/记者周升炜台北26日电

台美科学合作联展-太空天文」26日在台北市天文馆举行开幕仪式,展现多年来双方在科学与科技领域上的密切合作成果

此次联展由美国在台协会与科技部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中央研究院、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及台北市政府共同举办,以近期即将在美国发射的福尔摩沙卫星,在国际太空站上努力探寻宇宙起源之谜阿尔法质谱仪(AMS),以及未来可望拍摄黑洞阴影影像格陵兰望远镜等太空和天文相关研究计划为主题策展展期自2月26日起至3月31日止。

英杰表示,欢庆台湾关系法》40周年,美国在台协会规划了全年一系列活动,2月是「科学月」,特别借由联展凸显美台坚实伙伴关系,也是该协会一直致力于「增进台湾在全球社会的角色」及「增进美台人民的关系」的最佳写照。

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院长杲中兴开幕典礼致词时强调,在过去的这么多年以来,中科院中研院创造了许多奇迹,包括在太空站的AMS、在智利的高原、在夏威夷山顶上,打开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等精密仪器,里面的电子设备、机械原件等,都是在台湾中科院完成的,院内同仁现在也都在各个恶劣的环境中为这些最先进的仪器进行设置,这是跟全世界顶尖大厂竞争而来的成果,「科学没有魔术,只有基本功。」

杲中兴强调,在太空或极地气候的严苛环境中,只有最顶尖的技术才能经得起考验,在中科院就有一群台湾的「职人」,他们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反复的进行磨练,包括焊接、电子组装等不起眼的技术,就是这样的「职人」精神,让台湾能够参与执行最顶尖的科学计划。

中科院表示,由欧洲、北美东亚联合兴建的阿塔卡玛(Atacama)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ALMA),是世上最大的地面望远镜阵列,台湾也获邀加入此阵列的建造与运转;中研院天文所并与中科院航空所于台中合作建立「东亚接收机前段整合测试中心」,参与其中高频接收机元件的研发,主导研发第1频段接收机系统并已可量产,展示台湾产学界电波天文学领域的杰出仪器开发能力。

中科院指出,中研院天文所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的天文团队,先在2003年共同建造「次毫米波阵列望远镜」(SMA),后来又克服北极酷寒冰雪,于2017年成功架设格陵兰望远镜(GLT),与SMA和ALMA等次毫米波天线共同成为「特长基线干涉仪」(VLBI)的主要成员,提升角解析力达1000倍;本计划由台湾主导,2016年中研院天文所与中科院合作,在格陵兰当地进行元件组装,并于2017年12月开始望远镜的调校作业;格陵兰望远镜于2018年4月中加入「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全球阵列计划的观测,未来可望为人类首次取得「超大质量黑洞」影像。

「照片里面晒得很黑的是中科院最基础的员工,戴着帽子在北极零下40度的环境中,进行天文望远镜的部分设备组装工作,可能在未来的20年至30年后,我们可以了解探测后得到的核心价值。」杲中兴邀请民众仔细观看展区内的各项研发成品纪录,并且在专人的解说中获得更深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