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追星” 这群“后浪”追出了不一样的姿态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果园里,一个小男孩爬上了高大的樱桃树,准备修剪枯枝。看着远处和天空,他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

人要是能飞到星星上该多好,怎样才能制造出飞上火星的装置呢?

这是现代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小时候的一则轶事。驱使他走向伟大的,自然与他的天赋、努力分不开,但这一切的源头,莫过于年少眺望天空的一瞬间,萌发的探索宇宙的好奇之心。

星空。新京报记者 陈杰 刘旻 摄

不一样的“追星族”

7月23日,长征五号点火升空,海边等待的人们看到了一条尾迹划出的弧线穿入云层,天问一号探测器被送入太空。一个星期后,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这是让中国人民深感骄傲和振奋的日子。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天问一号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打开了未来迈向更远深空大门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让喜欢航天的孩子们心潮澎湃,升起了更大的求知渴望。

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开通那一天,北京初一新生吴式初从广播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地分享给自己要好的朋友。这个已经熟稔了GPS或者格洛纳斯等导航系统的12岁少年告诉朋友,北斗三号比之前的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导航系统更好,而且可以抗衡GPS或者格洛纳斯。

吴式初是个航天发烧友,爱好的是“逐箭”。他的梦想是,未来能像埃隆·马斯克一样,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火箭公司。

为什么痴迷火箭?吴式初说,火箭代表着航空吴淋姝机构科研探索的精华,也代表着地球的未来。他相信,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人类将去宇宙开拓新的家园,而火箭、宇宙飞船是工具,承载着人类的移居梦。

吴式初参观国家博物馆,近距离观看航天员杨利伟曾经穿过的航天服和神舟五号的返回舱

为了获取更多的航天信息,吴式初加入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微信群,群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他们当中,既有航天专业的大学生,也有年仅十来岁的小朋友,但讨论起关于火箭的问题并没有年龄、专业背景的界限,大家都很踊跃,氛围也很融洽。

航天至今仍是一个小众的爱好,但也恰恰因为小众,或许也让群里的人更加惺惺相惜。

但吴式初也很快遇到了获取知识上的瓶颈。除了群组的共享之外,自己并没有其他更多的专业知识获取渠道——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要回答他如今提出的问题,都已经捉襟见肘。

幸运的是,吴式初遇到了“北斗女神徐颖,这一次远程的线上相遇,对于深陷信息饥渴的他来说,来的恰是时候。

今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斗女神”徐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武向平相继走进作业名家讲堂,投身一线科普教育。

将少年航天迷们带到“知识之岛”上

80后“北斗女神”徐颖参加北斗系统的建设工作已有10余年。

6月23日上午,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的“收官之星”直冲苍穹,徐颖望着火箭尾部喷吐出的橘红色火焰,内心澎湃不已。

徐颖对“北斗”两个字有着高度荣誉感,看到有人用北斗或者夸北斗,都会不自觉地兴奋。

2018年4月24日,徐颖在澳门参加“中国航天日”专题活动。受访者供图

2016年,她用脱口秀的形式为“北斗”做了科普,那次演讲之后,北斗和她一起出圈。演讲视频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人民日报》点赞称:“科普需要更多徐颖”。

“北斗是混合星座,是世界导航系统的首创。”在作业帮名家讲堂的课堂上,徐颖不仅回溯了北斗系统从无至有的26年发展历程及应用,更揭秘了很多北斗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深深地吸引了很多像吴式初这样的航天迷。在吴式初看来,一路都靠自己摸索着学习火箭,能听到徐颖的课,实在是太“解渴”了。

作业帮名家讲堂直播课,不光可以让吴式初这样的航空迷增长知识,也可以让很少接触但对航天知识充满兴趣的边远乡村的学生,一睹大师的课上风采,领略浩瀚星空的奥秘。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约1.94亿的中小学生群体,但一二线城市只占30%,绝大多数孩子都在三线及以下,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孩子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是更为迫切的。

”乡村学生亦有仰望星空的权利。”曾经两度到乡村支教的大一学生李远说。李远的观星年龄始于5岁。高二暑假,李远和同年级其他同学一道前往河北乡村某初中支教5天,他不讲三角函数,而是为他们普及天文知识。

8月6日,李远调试自己的望远镜。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仲夏夜的某个夜晚,72名学生跟随着李远在学校操场上看星星。

“那是什么?”一个男孩指着南方天空中的一个亮点。“是木星。”李远从他的眼眸里看到了好奇。

他记得,那晚恒星密集,银河有迹可循。“天鹅座”从东山“飞起”,而大熊座则在小熊座周围稳步“爬行”,“我告诉他们,星星和太阳一样,也有东升西落。”当用望远镜放大部分区域的天空时,更多细节出现了。恒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颜六色的星云、星团亦开始显现。学生的眼中闪烁着欣喜和兴奋。

截至7月,名家讲堂系列公益课程的总报名人数超过2300万。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不分地域、不分贫富,一起“仰望星空”。

直播间传达的不光是知识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告诉我们,宇是上下四方,宙是古往今来,所以上下四方就是空间,古往今来就是时间。宇宙这两个字就是空间和时间的集合。宇宙今天还很年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岁,这个数字和我们人类相比的确非常大,但是对于宇宙自身而言,它仍然是一个儿童还要长大。”

7月25日晚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武向平走进作业帮名家讲堂,带领孩子们“认识物理宇宙”。

上世纪80年代初,武向平还在物理学专业读硕士时,“类星体”的能源机制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为了弄明白为何类星体如此明亮,开始自学天文学,由此“越陷越深”,干脆改行研究天文。

武向平说,头10余年,他是一个“清高”的理论研究者。直到2003年,他对宇宙第一代恒星的探测产生了兴趣,遂开始“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从此成为一名观测天文工作者。

10余年来,他常年在新疆天山高寒地带“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宇宙诞生后第一代恒星探测)基地工作。“做理论的时候真是想象不到野外工作的艰苦。”武向平说,当初自己按理论推想,认为一个月一定能完成探测。“结果十余年还没做完”。

这10多年间,他只发了两篇论文,但解决的都是实际问题。

对于武向平来说,兴趣和坚持,成就了如今的他。而他这种探索精神,也通过直播传达给了屏幕那一头的学生们。

“地球24小时自转一圈,在北京,地球每小时可以自转1281公里”,在直播课课堂上,武向平帮孩子们算了一下,听他一小时的讲座,北京的孩子“走了1281公里”。

用科普向未来科学家发出“邀请函

科普不光是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科学的,也在于给孩子们的好奇心指引一个方向。

“45万万年前,我们地球被火星大小的天体撞歪了,但这一撞,撞的太妙了,因此我们地球很多地方有了一年四季,虽然这一撞地球被撞残疾了,但地球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欧阳自远在作业帮名家讲堂直播课中这样讲述。

“宇宙的高度是多少,重量是怎样的,有几口人,有什么爱好?宇宙里有没有其他人类?”武向平以此为学生们打开了认识宇宙的大门。宇宙这样一个宏大而抽象的命题,在他的讲述中,充满了探索欲和趣味感。

“突然有点好奇天文了。”直播间里有同学说。

涵养兴趣,需要这样的“引路”。现实中,很多孩子缺的不是航天梦,而是兴趣唤醒、智识启蒙、知识的高质量供给。

如果不是欧阳自远和武向平这样风趣形象地讲述,也许孩子们在课本上只会看到“地轴倾斜23.5度,月亮是其他星体撞击地球后形成的”这种枯燥的表述。

欧阳自远在某活动中。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我们为什么拍不出像《火星救援》那样的大片?作为科学家,我们应该感到遗憾。要增强文化自信,做好全民科普工作,我们科学界是否也应主动担当,做些什么?”武向平曾这样问到。

他给出的答案是:科普这活儿,最该做的就是科学家。

作业帮学员康雨彤正在观看武向平院士的直播课。学生供图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国内最大的K12在线教育平台,作业帮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推出免费公益课程,邀请名师大家线上开讲,既是用前沿科学的魅力与一线科学家的故事去启迪那些孩子,带他们以兴趣为导航“上路”求索,也是搭建起了一条科学接力跑道——“前浪启迪后浪,后浪追逐前浪”,顶级科学家启蒙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揣着梦想追逐科学家的步伐。

在直播课程尾声,武向平说,宇宙很大,也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满怀好奇,一起去探索这个宇宙。

在屏幕上,有学生就留言道:“我以后要成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