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阿兹海默医学丑闻:论文造假蒙骗16年浪费3亿美元

《科学》最近发表的深度调查报告指出,一篇发表于2006年的阿兹海默症医学论文涉嫌在实验数据造假,将无数的研究人员与资源带入歧途。(图/Shutterstock)

全球投入无数资源与人力进行研究的阿兹海默症学术研究圈最近传出重大丑闻,据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最近发表的深度调查报告指出,一篇发表于2006年的医学论文涉嫌在实验数据造假。该论文发表后极受重视,16年来被阿兹海默症研究人员引用近2300次,涉及研究经费近3亿美元,将无数的研究人员与资源带入歧途,最近才被发现证实造假的证据,调查还在持续进行中,可能成阿兹海默研究开以来最大的学术丑闻。

据《科学》杂志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被称为此一事件「吹哨人」的范德堡大学教授舒瑞格(Matthew Schrag)是一名研究阿兹海默病的年轻科学家,先前因公开批评一款获批准上市的阿兹海默病药物而获得关注,他应2名神经学家邀请参与调查,发现该论文中有关β淀粉样蛋白亚型导致失智症的研究使用的数据图片有被窜改与重复使用的迹象。这篇原先发表于2006年《自然》期刊上的论文,曾经被视为有奠定阿兹默症研究基础的作用,是本世纪被引用最多的阿兹海默症论文之一,该研究引爆了整个医学产业争相投入阿兹海默症药物的研发,大量学术研究界亦参与其中。

范德堡大学教授舒瑞格是一名研究阿兹海默病的年轻科学家,先前因公开批评一款获批准上市的阿兹海默病药物而获得关注,他受邀主持这次对2006年论文的调查。(图/范德堡大学)

阿兹海默症是德国病理学家艾洛斯•阿兹海默(Alois Alzheimer)在1906年发现,他在解剖一名失智症患者的大脑时观察到了脑中的斑块与其他蛋白沉积,1984年科学家们才查明这些斑块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后续研究也钻研于去除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做为治疗策略。调查报告指出,数十年来有上百个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临床试验先后启动,大量挤占了阿兹海默症其他病理研究的经费。直到2006年刊登在《自然》的论文才消除对β淀粉样蛋白假说的大量质疑,整个病理的理论与研究方向才被确定下来。

发表这篇论文的是知名神经学家凯伦.艾许(Karen Ashe)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她曾师从诺贝尔奖得主普辛纳(Stanley Prusiner),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建立能生产人类β淀粉样蛋白的小鼠模型,并观察到这些动物的大脑中出现斑块,实验小鼠也出现失智症状,这也成为后来阿兹海默症研究常用的研究模型之一。后来科学家注意到一种被称为「毒性寡聚体」的β淀粉样蛋白亚型,但未能证明这类物质会直接导致认知能力衰退的失智症状,而正是2006年发表的论文为此提供了直接证据,认定这种β淀粉样蛋白亚型能导致动物的认知出现严重衰退。这项研究获得《自然》评论为阿兹海默症研究的重要发现,艾许教授也因此获得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奖项。

1984年科学家们查明造成大脑神经斑块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后续研究也钻研于去除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做为治疗策略,但多年来成效不彰。(图/Shutterstock)

《科学》期刊的调查报告指出,这篇论文自发表以来被引用了约2300次,是2006年后该领域引用数量第5高的研究。研究发表后,美国国家卫生院(NIH)投入阿兹海默症研究的经费从几乎为零,猛增到近3亿美元。论文的第一作者列斯涅(Sylvain Lesné)也成为学术界的明日之星,获得大量研究经费并主持大型的神经学研究项目。

舒瑞格的调查发现,该2006年的论文中有些图像资料经过图像软体的修改,以符合研究人员设定的研究结论,在其他的一些后来出现的阿兹海默论文中也有类似问题。在长达6个月的调查中,有许多图像处理分析专家及阿兹海默研究人员参与其中,部份图片可能有正常的数据失真问题,但有10多张图片除了经过窜改,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事后还有知名的学术打假人找到了更多先前未被发觉的问题图片。

调查指出这篇2006年阿兹海默的研究论文使用的数据与图片有被窜改的迹象,专业的图像处理专家认为图片使用修图软体改造过。(图/《自然》期刊)

这篇2006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列斯涅教授与艾许教授至今没有回复媒体的追问,只简单答称相关发现「发人深省」。当年发表论文的《自然》期刊则先行在网站上对该论文做了特别的标注,提醒读者保持警惕。

舒瑞格在调查报告中表示,实验数据造假不能证明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有些研究仍证明它与阿兹海默证有病理上的关联性,此项调查所发现的现象也可以让学术界调整步伐,重新思考整个理论的基础。目前医药界已经就这项调查调整了阿兹海默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整个研究也将迈向更广阔的领域。

主持此项调查的舒瑞格教授语重心长地表示,你能用欺骗来发表论文、获得学位,或是骗到一些资助,但欺骗无法用来治愈疾病。(图/Shutterstock)

报告最后说,这个调查可能影响一些人的职业生涯,但他一点都不后悔。「你能用欺骗来发表论文、获得学位,或是骗到一些资助,但欺骗无法用来治愈疾病」,舒瑞格语重心长地表示,如果早点发现问题,就有可能救到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