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揭密调理心法!中医也能调养的十大科别 阿兹海默、减重、痛风都OK
现代文明病越来越多,养生之道也逐渐兴盛。除了西医治疗,你知道有哪些科别和病症也能靠中医调养吗?(图:shutterstock/达志)
中医能调理哪些病症?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医学知识发达,人们对于养生议题越来越重视,深知身体康健无虞才能打造幸福人生。具有注重身心整体健康、寻找疾病根本原因、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中医,更被关注。《网路温度计DailyView》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舆情分析系统,调查近一年网路讨论度最高的十种科别,除了寻求西医治疗之外,还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症状也能靠中医调养呢?
其实无论气喘、痛风、高龄失智或是维持情绪平衡、治疗失眠等等,都能借由中医疗法获得改善,包括草本药物、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也有所助益。《网路温度计DailyView》特别请教专业中医师,为大家提供治疗资讯、揭秘冷知识,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No.1 一般内科|感冒
感冒是一般人生活中最常出现的健康状况之一,尤其在季节交替时,天气日夜温差大、容易着凉,体质较虚弱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就容易受到侵袭。以中医观点来看,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2大类。
风寒感冒会出现怕冷、头痛或流鼻水等症状,可以用祛风散寒的温性方剂治疗;风热感冒则容易出现发烧、咽喉红肿疼痛、黄鼻涕等病症,适合以清热化痰的药物缓解。出现感冒征兆时,也可以先透过泡脚、呼吸蒸气等方式简易自我疗养,不过症状加剧时,还是建议寻求医师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喔!
No.2 耳鼻喉科|咳嗽
咳嗽是一种生理反射的保护性动作,可以将呼吸道里过多的分泌物咳出。一直咳个不停,容易变成慢性咳嗽,尤其免疫力较弱、有过敏体质的朋友,更要小心注意,不少深受其扰的网友都哀嚎「讲一句话咳三次,超痛苦」、「半夜睡觉都会咳醒」。
慢性咳嗽病势通常反复缠绵,和个人体质状况、饮食习惯有紧密关系,传统中医会以「咳声轻重」与「痰的特质」作为辩证依据,了解病因后,针对个人状况对症下药。除了药物方剂和食疗调理之外,简单按摩合谷穴、尺泽穴、定喘穴等穴位也有助于止咳。
No.3 神经内科|阿兹海默症
国家发展委员会推估台湾将在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银发族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等健康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其中会引发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及日常活动障碍的阿兹海默症就占失智人口七成。
许多病人双管齐下,寻求中西医整合治疗。北大风泽中医诊所院长毕宇荞表示,中医会针对症状轻重缓急与患者的整体状况评估,除了中药治疗也会搭配百会、风池等穴位针灸,以延缓退化为初期治疗目标,后期目标则是改善生活品质,减轻病患与家属的负担。
No.4 肾脏科|水肿
长时间久站或久坐导致的浮肿是许多上班族的恶梦,每到下午时间就会感到双腿肿胀,连鞋子都快穿不下!不少网友为此十分苦恼,直呼「真的肿到变象腿」、「早上睡醒脸也很容易水肿,到下午完全是两个人」。
以中医观点而言,水肿是体内「湿邪」太重导致,体质寒凉、长时间维持同样姿势或喜欢甜食、辛辣饮食,都容易使体内湿气重、堆积毒素及废物。除了可以调整饮食习惯、泡脚或拉筋改善,也能透过中医埋线活络气血、加强代谢循环,从根本调理体质,和水肿说掰掰!
No.5 身心科|失眠等症状
现代人压力工作大、情绪紧张,失眠状况时常伴随而来,全台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受到慢性失眠困扰。入睡前保持情绪稳定、放松,才不会因「害怕失眠」而睡不着。
板桥树林风泽中医诊所院长张宏铭表示,中医透过把脉了解患者的脏腑与体质,再以中药或针灸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达到调理效果;利用足浴包泡脚也能有效舒缓,不过提醒民众,如果要购买市售的现成药浴包,需注意购买来源,以免买到有害物残留的商品。另外,张宏铭医师也建议睡前尽量避免吃油炸物,含有大枣、人参、黄耆等补气药材的养生药膳具有提神效果,最好也能免则免。
No.6 胸腔内科|气喘
气喘是台湾儿童相当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西药多以吸入性类固醇作为日常保养的控制型药物,许多家长对于西药副作用多有疑虑,因此改以中医治疗代替,纷纷表示「类固醇吃多了不好」、「之前被欣流的黑盒警示吓到,马上改带小孩看中医」。
中医调理方式多元,除了常见的中药、针灸,穴位按摩与穴位敷贴也都是近年备受推广的辅助治疗方式,日常揉按天突穴、膻中穴、胸前任脉可以舒畅、补益肺气;夏季三伏贴与冬季三九贴等疗法也对改善过敏、气喘病症有所帮助。
No.7 骨科|骨裂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无论是哪个部位骨折,对于日常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相当不便,先以西医紧急治疗,再以中医长期调养,就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佳效果!
随着医学发达,同一病症时常能够结合中西医长处双管齐下治疗,是现代人的一大福音,例如骨折、骨裂就是其中之一。经由西医骨科手术复位后,后续的复健也可以配合中医治疗,像是针对阳陵泉、足三里、合谷等穴位进行针灸,可以促进筋骨修复,搭配适当中药膏布也能有活血化瘀、舒筋补骨的作用。
No.8 复健科|拉伤
拉伤是十分常见的急性运动伤害,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拔罐、按摩和草药敷料等等,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客制化,为伤患量身定制药方和其他疗法。拉伤经过适当处置,约3~7天后会进入慢性期,疼痛趋缓,此时可借由针灸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不适并加速受伤部位修复。
有透过中医治疗拉伤的网友分享,「针灸后肌肉感觉没那么紧绷,加上西医的止痛消炎药,好得比平常快」。提醒大家,发生运动伤害当下,除了尽速就医外,也要记得多加休息喔!
No.9 内分泌暨新陈代谢病症|减重、痛风
饮食精致、三餐外食的现代人经常有肥胖困扰,追求秾纤合度的匀称体态,更是爱美一族的终生课题。除了西药,近年中医「埋线减重」也蔚为流行!张宏铭医师解释,中医埋线原理是以「羊肠线」埋入皮下,刺激穴位与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并由医师根据个人体质搭配除湿利水、活血理气等不同类型的中药全面调理体质。同时提醒,维持良好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才能让瘦身效果事半功倍!
另一项被饮食影响甚钜的文明病就是「痛风」,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过度摄取酒精、高普林、高油食物也容易让体内产生过多尿酸或抑制尿酸排出,进而引发痛风。张宏铭医师表示,急性痛风可以清热解毒、去湿方剂缓解疼痛;慢性痛风则可用利湿药方搭配针灸长期调整。另外,平常也可以按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血海穴、太冲穴疏通经络,帮助尿酸新陈代谢,每天按1~2分钟,有酸胀感即可。
No.10 消化内科|消化不良、胀气
吃饭速度快、三餐不定时或暴饮暴食是现代人常见的生活情境,加上胃火大、肠胃虚寒或是压力大导致肝郁脾虚,都可能造成胀气、腹痛、打嗝或恶心感等消化不良症状,不少上班族对此相当有共鸣,表示「上班时间都狼吞虎咽随便吃,常常胀气胃痛」、「平常在外面跑业务根本很难按时吃饭,胃药已经是包包里面必备的东西」。
毕宇荞医师指出,一般调整肠胃的中药需要服用3~6个月,会视患病时间和病况有所增减,常见的肠胃中药有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四逆散或理中汤等等。由于消化不良、胀气通常都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项因素综合导致,因此一般食疗帮助不大,维持细嚼慢咽、多吃原型食物等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重要,避免重口味饮食及适度调节压力也有助于稳定肠胃症状。医师还建议日常可以多按摩外关穴及足三里穴,可以帮助疏肝理脾、健脾和胃,降低不适情况发生。
【网路温度计调查结果之图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改写】
分析说明:
本研究资料由《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舆情分析系统提供,分析时间范围为2023年3月7日至2024年3月6日,共1年。
《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舆情分析系统拥有巨量资料,以人工智慧作语意分析之工具资料搜集范围:每月处理1000亿以上中文资料的网路社群大数据资料库,其内容涵盖Facebook、YouTube、新闻媒体、讨论区、部落格等网站,针对讨论『中医也能调养的十大科别』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并根据网友就该议题之讨论,作为本分析依据。
本文所调查之结果,非参考投票、民调、网路问卷等资料,名次仅代表网路讨论声量大小,不代表网友正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