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妨害名誉案 连5年攀升

警政署分析近年网路犯罪概况,发现在网路骂人挨告的妨害名誉信用)发生数连5年攀升。图为警方侦办网路犯罪。(胡欣男摄)

近5年网路妨害名誉(信用)犯罪概况

据警政署统计,近5年妨害名誉案件数量逐年攀升,光是去年就有逾3000人在网路骂人挨告。警方发现,除了社群媒体外,案件成长最多就是手机、线上游戏衍生的口角。多数检警都批评,侦办这种滥讼小案,根本是浪费司法资源

输游戏火气大 年轻玩家失控

25岁林姓男子日前在知名手游组队「打怪」时,被队友群组辱骂:「你妈妈妓女赚钱给你缴网路费,游戏还打那么烂,对得起她吗!」怒告对方公然侮辱正值警方连日执行大扫黑焦头烂额之际,林男坚持报案要给对方教训,受理员警感叹「这已是警察日常」,每月都会碰到网路妨害名誉案,不懂为何玩游戏火气这么大。

警方说,网路科技发达,衍生的妨害名誉案件逐年增加,最先是脸书笔战、肉搜;后来线上游戏盛行,许多人玩输游戏,易情绪失控,从队友间嘲笑演变成谩骂甚至恶毒指谪

传播学者曾指出,网路游戏的匿名性,让对战的兴奋更易扩张负面情绪,但这与每个人现实人格特质有关

警政署统计,网路妨害名誉案的被害人嫌疑人,30岁以下占多数,超过5成,其中不少还未成年,显见玩家年轻化年轻人也较易失控。

直播教学赚和解金 助长歪风

至于虚拟世界的人格是否等同现实,司法见解不一。有主张网路的虚拟人格就算遭侮辱,但因其他人无从得知现实何人遭骂,因此有检察官就迳为不起诉。另派见解则认为,网路虚拟人格与现实本尊密不可分,网路被骂,等同本人遭到贬抑,构成犯罪。

警方说,网路骂人最后多半和解、撤告,妨害名誉为2年徒刑以下轻罪,几乎没人因此入狱服刑。某些游戏直播主常挨告或告人,甚至在网路教学如何讨骂、提告赚和解金,反而助长「游戏口水战」滥诉、浪费司法资源的歪风。

警方受理这类案件,会向游戏公司调阅玩家身分,再传唤通知到案说明后函送,交由检察官调查认定。有检察官表示,就是这种无关公益的网路骂人案,一点一滴消磨司法官工作热情,只能期待公然侮辱早日除罪化,遏阻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