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是全面放开?专家解读

导读

周海旺告诉记者,在制定放宽生育政策中有两派意见。有的建议全面放开,有的建议全面三孩。为何最终选择后者,可以说是权衡了各种因素的决定。从实际生育情况来看,具有生三孩意向育龄夫妇已经很少了,因此“全面三孩”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育龄夫妇生育愿望。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全面放开,也担忧部分富裕或贫穷的家庭会生太多。

今天,三孩生育政策来了!消息一传出,引起极大关注。

专家解读市民关心的“三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学院彭希哲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解读这一生育政策的重大改变。

为何不是全面放开?

放开三孩属“有计划的自主生育”

彭希哲说,尽管还没看到正式文件,但根据此前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鼓励生育政策包容性,这样的消息传出完全符合大方向。我国2014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直至今日“放开三孩”,凸显了逐渐放宽生育政策的导向

周海旺告诉记者,在制定放宽生育政策中有两派意见。有的建议全面放开,有的建议全面三孩。为何最终选择后者,可以说是权衡了各种因素的决定。从实际生育情况来看,具有生三孩意向的育龄夫妇已经很少了,因此“全面三孩”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育龄夫妇生育愿望。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全面放开,也担忧部分富裕或贫穷的家庭会生太多。

当下按照自身家庭情况,选择生育孩子的时间和数量,是更科学的做法。“放开三孩,属于有计划的自主生育概念。”彭希哲表示,“城市家庭生四个小孩可能性不大,但生三个小孩还是会有一些人选择的。”

新的生育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民族之间的生育差异。专家说,原来我国对少数民族生育政策较为宽松,过去10年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提升了一个百分点。汉族生育水平持续在低位。放开三孩,实现了各民族生育政策无差别。

不想生、不敢生?配套措施意义更重大

在周海旺看来,相比“放开三孩”前半句,“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后半句意义更重大。他直言:社会生育、养育教育三方面的成本很高,很多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敢生育。会议决议后,很多配套支持政策会有实质性调整,以此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家庭的教育养育成本。

以0-3岁孩子托育为例,考虑到托育压力大,上海这几年正在建立托育服务体系。但可以看到,2018年至今新增的托育机构大部分是民办公办机构总体较少。论及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专家认为,还应给予民办机构补贴,或新增公办机构。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更多省市也将会陆续出台政策。

至于住房税收等政策支持,周海旺认为,有许多方面亟待解决。二孩、三孩家庭居住空间要求更大,目前这样的家庭为了改善住房,卖了首套贷款买第二套,首付70%、贷款利率也要上浮,政策尚未考虑到鼓励生育,希望未来也能有所调整。

女性权益如何保障?配套应跟进消除歧视

专家明晰,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后的15-20年间,育龄女性每年人数减少200-300万左右,鼓励这群育龄夫妇多生育,人口生育总数虽然无法攀升到过去高位,但能避免持续过快下滑。

彭希哲认为,配套支持措施其实更是个“家庭政策”。无论是婚假产假,还是0-3岁托育服务,都体现了整个家庭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导向。他说,放宽生育政策必然会对妇女就业等带来影响,鼓励生育、以家庭为单位的配套支持措施, 应充分体现男女平等的国策

保障女性合法就业权益,周海旺表示,毋庸置疑,招收聘用女性企事业单位等,会带来成本支出,这其中包括怀孕、生育、养育期间的一系列成本。这两年也有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可参考残疾人就业政策,即“免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此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此外,女性孕检、养育孩子过程中,用人单位也应提供适合女性的弹性工作上班制度,全社会共同创造鼓励生育的支持环境。

央视评论:三孩生育政策着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生育政策的每次优化,都因应时势,呼应民意。

与前几次调整生育政策相比,这次的关键词是“优化”。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就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时隔不到三个月,优化政策便已浮出水面。

优化生育政策,具有多重意义。这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既可以缓解老龄化过快态势,更能为中国发展注入澎湃的人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这次优化生育政策,不是单纯的一“放”了之,还提出了实施配套支持措施。这些措施,令政策更具可行性,因为它意味着生育三个子女将获得国家支持和制度层面的保障。此前,《纲要》已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彰显国家善意,也让生育政策带有温度。

优化生育政策,一头连着家庭幸福,一头连着国家发展。在落地的过程中,夯实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制度安排都熨贴人心,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出优化生育政策的积极意义。为此,就要落实“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的中央部署。无论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还是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无论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还是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措施越有力,政策就越见效。

人力人才资源是中国发展的最大优势。优化生育政策,尊重公民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资源高效配置,则民族复兴更可期,中国未来更明亮,一个更具活力的中国正在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