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能亡!抢救铅字 台湾最后铸字行发起修复募资
▲全台最后一间铸字行「日星铸字行」,发起铜模修复募资计划。(图/记者李毓康摄)
我们能为台湾的文化尽多少心力?当我们习惯阅读以电脑排版的印刷物时,北市后火车站的小巷弄间,有着全台最后一间铸字行「日星铸字行」,坚持以铅字制作印刷物,每份作品都乘载的历史轨迹与台湾文化记忆,但如今制作铅字的铜模,严重损伤,急须修复,因此「日星铸字行」发起修复募资计划。
▲这些铅字,承载着台湾印刷的文化记忆。(图/记者李毓康摄)
「日星铸字行」最重要的文化资产,当数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正楷、宋体、黑体的繁体铜模,多达12万枚,有铜模才能制作铅字,不过近年铜模损伤严重,但修复者仅有「日星铸字行」铸字师张介冠,毁损速度赶不上修复速度,让人忧心台湾的铸字文化即将失传。
为此,日星发起修复募资计划,目前1月初开始的募资计划,至11日止已达543万,距离第一阶段的600万,只差一小步,但第二阶段仍预计募资500万元,希望能更大规模进行修复。
▲铅字排版的活版印刷,是不少人早期阅读的记忆。(图/翻摄自YouTube)
铅字印刷,其实默默承载台湾人的阅读回忆,在还没有数位印刷的年代,印刷物都得透过铅字印刷,达到大众阅览的效果,如今虽然数位印刷当道,但铅字印刷的字型、风味与文化价值,都值得我们保留。
▲日星目前面临制作铅字的铜模毁损,因此发起募资。(图/记者李毓康摄)
年已65岁的铸字师张介冠,目前守着全台最后一间铸字行日星,原本他大可收掉,结束营业,但不忍文化失传,因此持续工作,并修复铜模,之前一度有修复计划,但志工们修复的字型略有差异而失败,如今重启修复,希望让这套铜模自行得以保存。
日星的文化底蕴,也曾吸引如BBC等国际媒体探访,不少日本人到台旅游,也会特地到日星铸字行一游,除了赞助修复募资计划外,日星铸字行也开放参观,并可购买自己的铅字当作纪念品,让更多人能为保存文化尽一份心力。
日星铸字行募款计划按此
电话:02-2556-4626
▼来看日星铸字行的故事。(影/嵌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