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 台湾场馆防汛各有一套
大陆长江流域近日因降雨导致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水患,许多古迹文物赢得了时光却败给了洪水,据统计已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而受到损失,台湾虽不常见如此规模的洪灾,但也少不了台风水患,各场馆为保护典藏品,均有一套防汛措施。
国立故宫博物院指出,以北院而言,正馆后山属于阳明山系,海拔高度47.18公尺,院区及正馆陈列室背处山坡地前,其它三面皆无山坡地且地势居高临下,无淹水之虞,但因建筑物老旧,为确保文物安全,降低屋顶积水增加漏水风险,也加强防水层修补、清扫屋顶落水孔等处理。南院园区内有两座人工湖,也有提供滞洪功能,此外若遇台风或豪雨警报发布,文物码头及机房会加装挡水板,因应雨势状况,也会由应变中心指挥官衡量,评估进行文物装箱、撤离或搬迁。
台北市立美术馆也指出,馆方皆定期检查抽水马达,收到相关气象警示时,会在出入口堆沙包、关闭防水闸门,准备将水抽至下水道的抽水棒等,若台北市的下水道已瘫痪时,即会打开馆舍建筑物最底层的筏基层,向下排水。
台南市美术馆在防台应变机制上,除了会有轮值人员进馆,也会有驻馆机电、清洁人员立即做检查及相关紧急处置。针对展览中的展品,则会视状况移置安全处。高雄市立美术馆的典藏库房,为高度密闭式空间,作品全部放置于有相当高度之柜架上,且设有水位感知设备,若有水患将可即早防范处理。建物维护方面,汛期也会加强屋顶漏水管口清理,夜间派员加强巡逻,在发现有渗漏水问题时进行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