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二):父亲走过很多的路,这个老年老化的关卡走得最辛苦!
编按:知名作家蔡诗萍最近在脸书写了一系列《我父亲》,共有11篇,图文精彩、诚挚感人,获得许多回响。《中时新闻网》特别取得其授权转载如下,与读者分享。
蔡诗萍全家福(图/蔡诗萍授权)
《我父亲(二):父亲走过很多的路,这个老年老化的关卡走得最辛苦!》
我老爸九十四岁了。
精神不好,坐着坐着,便打起盹来。
有时,我看着他,心想他现在还能想些什么呢?
那天,母亲在群组上(厉害吧,小学毕业,八十二岁的老太太,都在群组上跟我们交待事情!)说父亲突然在念,说他生日要到啦,怎么没人请他吃饭?
我们兄弟们可愣了。
但,母亲说,你们老爸说现在是他生日。
当然,母命难违,何况后面还有老爸的意思,我们赶紧互相联络,勉强凑足八个人。
两个媳妇,本来就有事,来不了。女婿也丢不下手边工作。还好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孙女,加上父亲母亲,订了餐厅一个小包厢。我还提早到,在餐厅附近找了蛋糕店,让女儿替爷爷挑蛋糕,女儿很坚定的说,我们一定吃不完,最后她挑了最小的蛋糕。
父亲身体还算可以,但体力是差很多了。
再加上近些年,精神方面退化很快,老年的他,过得相当辛苦。当然,更辛苦的,是我母亲。
我们家,并没有过生日的传统。
有,也是后来,我们几个小孩都长大了,离家,然后,有了自己的家。为小孩过生日,不免也为夫妻彼此过生日。
于是,才有了母亲生日,聚聚。父亲生日,聚聚。
没有过生日的传统,应该跟父亲母亲,原本就没有这样的成长背景有关吧!
母亲来自客家大家族。她那一代,十个姐弟,外公务农辛苦,外婆勤俭持家,过生日,除了碰上长辈大寿,晚辈们怎么轮也轮不到吧!
至于父亲,一介随部队飘零至台湾的大兵,生日只会让他想起浮萍般的际遇,何来过生日的喜悦!
我们家,没有生日传统,可以理解。
大概是没有过生日的传统,所以,我想起来,我至少到高中时期,对面包的印象,远远好过于蛋糕。
为何呢?
因为,面包口感扎实,吃下去,有饱足感,不像蛋糕,松垮垮,软绵绵。
这印象,应该也是我蛋糕吃的次数太少,而面包则像馒头,有快速充饥的效果。
但,随着我们长大,随着媳妇的加入,她们的蛋糕品味,远远超过我们家的儿子们。
等到我女儿开始有主见了,选蛋糕,也成了孙儿辈的参与。多了潮的味道。
其实,我父亲是吃不了太多蛋糕的。
他应该是喜欢大伙凑到一块,围着他,唱生日快乐歌,祝他生日快乐,把红包一个一个塞进他手中的,老来幸福的感觉吧!
蔡诗萍父亲。(图/蔡诗萍授权)
他年轻时,肯定是没有什么过生日的仪式的。
他曾经说过,部队来台后,成天演习,徒步行军,一天累下来,倒在路边,就睡着了。
几个聊得来的袍泽,假日里,穿着军装,为了省车钱,大早就出营门,走很长很远的路,去赶早场免费的劳军电影。
电影看完,在附近的街头乱逛。
肚子饿了,买几个山东馒头,或山东大饼,在公园里,啃完,填饱肚子。
然后,又差不多,要慢慢走回营区了。
那样的日子,哪来兴致,提到生日呢!
再说,提到生日,也只会想到,回不去的家,见不到的娘,既然如此,不如不去想它吧!
但有时候,他跟我提过,有一回,他在夜里,正准备睡觉时,他的同乡,比他大几岁的同乡,突然悄悄靠过来,塞给他一包报纸包着的热腾腾的东西,他好奇,打开,是几个红色的馒头。
他更好奇了。
他的乡亲说,这是伙房老乡托他送来的,说生日不吃个寿桃怎么行?
我父亲说,那是他来台湾的前几年,第一次,有同乡记得他的生日。
我想,他们一定没有唱生日快乐歌吧!
那时,应该也不流行这一套。
生日那天,我们替他唱了生日快乐歌,拍了照。
我在厕所外,等他。
等着,等着。
怎么老半天呢?
原来,他尿完尿,一转身,便搞不清楚,往外走的门,在哪里了。
我默默进去,搀扶他,走出来。
母亲问我,怎么回事?
我说,没事,没事。
父亲真的老迈了。
在人生的路上,他走过很多的关卡,很长的路,这个老年老化的关卡,他走得最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