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见钟情——一位德国女子与中国的“旷世奇缘”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任沁沁)94年前,德国的一座小城市,6岁的小女孩耶娃收到一封落款是“中国皇帝”的信。打开后,是一封“求婚信”和一本中国书。
信中说,看了她的照片,很喜欢她,想和她结婚,但她还小,可以等她。先寄来中国的书,让她慢慢学好中文。
后来耶娃知道,这是哥哥开的玩笑。哥哥借用“中国皇帝”的信,作为送给她的生日惊喜。
可是,谁能想到,这位当年不谙世事的可爱小姑娘,竟真的与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结下了不解情缘。
2011年,叶华诞辰100周年、逝世10周年。为了纪念她,11月6日,《我们一见钟情我与萧三》(原名《世纪之恋我与萧三》)再版,这本书是叶华晚年节选自她的自传所作,经过改动和大量史料补充,记录了一段她和萧三、和中国的“旷世奇缘”。
1934年11月8日,耶娃23岁生日的那一天,一大束深红色的玫瑰花放在她的面前。来自一位中国男人的爱情表白,决定了耶娃此后的人生。
“我们一见钟情。……我简直像是从另外一个星球飘进了他的生活中。”耶娃在回忆中这样写道。1934年10月,在苏联学习的她,邂逅了生命中的第一个中国男人。这个男人叫萧三。
于是,漂亮的喜欢摄影的德国犹太女孩,和步入中年的浪漫的中国革命诗人相爱了。1年后,他们在第三国苏联结为终身伴侣。
萧三是毛泽东的同乡、同学。后来,萧三从苏联回到延安后,毛泽东亲自允许耶娃去了延安。耶娃有了中国名字,叶华。他们还有了三个孩子,立昂、维佳、和平。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全家搬到北京。萧三继续着作家的生涯,叶华成为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
她和普通市民一样,骑自行车上街,看到什么就拍下来,自己在暗房冲洗照片。
“她工作特别卖力,用外国人的视角向海外报道解放了的新中国,从京沪到西藏,从末代皇帝到胡同修理匠,从生活到文化……”新华社摄影工作者丁补天回忆说,叶华的工作精神和采访作风让中国同事们耳目一新。
北京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这个外国女子的身影。她用摄影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生命、世界的认识。她的大量作品展现了对中国的文化、传统、革命与人民的理解与情感。
《北京》《京剧》《西藏》《西藏星光灿烂》《小鬼》《中国和她的面孔》……一本本出自叶华的摄影画册,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真诚和审美,向海内外传递了真实的可爱的厚重的成长的中国。
于1964年加入中国籍的叶华,虽然热爱中国,在语言上却不是“中国通”,她的汉语水平只限于日常会话。这样的缺憾,让她更多地用眼睛而不是耳朵来了解外部世界,这使作为摄影师的她受益匪浅。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璞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叶华在新华社工作时,主张坚持唯物反映论、坚持客观真实、坚持现场抓拍的摄影手法。“她是摄影的先行者,启蒙了我们对纪实摄影的认识。”
她的自传、个人影展分别命名为《中国,我的梦,我的爱》和《中国梦想变成现实》,她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个国度的真爱。
米莎是叶华的德国朋友。他被叶华在柏林展出的中国主题摄影作品深深吸引,并在1989年到中国工作。“我到了北京后,尝试和这位有名的艺术家见面。她不喜欢我叫她艺术家,她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中国老百姓。”
米莎说,她是一位文化的、友谊的大使,告诉西方关于中国另一面,美好、诚实。
“我母亲一辈子崇尚民间外交,她与外国人真心分享在中国的感受,赢得国际人士对中国的理解、好感、向往。”叶华的二儿子维佳说,叶华被外国朋友们视为北京“名胜”,她常常在家里接待中外记者、国际友人、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话题永远离不开她的中国生活和工作,她对中国的感情虽经沧桑而矢志不移。
晚年的叶华依然每天工作10个小时,整理浩如烟海的照片和底片,打字、写作,与世界各地的友人通信。每每歇下来喝一杯咖啡的时候,她总会自言自语:“我有权喝口热的啦。”
叶华生在辛亥年。一百年来,中国经历了又一次世纪之交。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的门户开放”到真正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叶华与萧三,从一见钟情到相伴终生的世纪之恋,只是这历史洪流中的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