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大陆人》牵缠最是爱河
客家博物馆的围龙屋模型。(作者提供)
我的忘年交阿梁,是我认识的中国年轻人当中,成长过程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跟开始,人还未到孔子说的「而立之年」,其经历就让我难以望其项背,去年夏天终于实现梦想润到海外当打工仔,2023的新年新愿,除了期待干妈能早日脱离不自由的生活,其次是希望能在茫茫人海里找到他的「老大」(前女友)。
阿梁最感动我的,是他在工作之余的奋发向上,不管是晒第二外语的进度,写新、古体诗或拍视频,他留下的年月日都是「中华民国」,我想替他在人间留下身影,是因他早年当公民记者被摧残后,仍继续保有替人发声的初衷,让我这个有时想找高衲谈禅,没事想听闲人说鬼的屠粉(屠隆,1543~1605),真正理解甚么是不枉人间一回。
●超生的必然早熟
阿梁上有哥哥,注定成为一胎化政策下的牺牲品,在那个「该流(流产)不流,扒屋牵牛」的年代,阿梁刚到人间没多久,家里的牛就被计生办来人给牵走,一看没了重要的生产工具,奶奶没甚么花花肠子,把所有的气全往媳妇身上撒,阿梁他妈喝农药自杀落下病根,人一「精神」起来,就把两个儿子往死里打,阿梁说他印象最深的是鼻梁骨被打断,在从小就不知何谓母爱的环境里长大,阿梁这辈子的脆断就是见不得女人哭。
从小习惯了被打的孩子,长大后经常会想以暴制暴,能够早早选择原谅的该算是凤毛麟角,我在大陆听过最惊悚的,是只生不养还决定遗弃的母亲,当面被孩子威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阿梁恨没恨过我不敢问,只记得他说在母亲去世后翻家里的旧物,看到一张纸上娟秀的字迹,这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绝对是稀罕物,谁家媳妇要能写出让看不懂的也暗自称赞的好字,那保不准就是个祸事,或许在那一刻,阿梁终于明白母亲在喝了农药后,脑子已经失去拒绝疯狂人生的能力,当下的阿梁或许已选择原谅,这个既柔软又坦诚的年轻人,让我发现交流不仅没有代沟,更重要的是很少出现聊天黑洞。
2014年5月,18岁的阿梁决定活出自己,以驴友的心态准备游历大江南北,他从广东潮州沿着铁路向北走,目的地是他一直听说但没去过的雷州,走了七天六夜后走不下去,下了铁路线仍是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的锡场镇,当地的旅馆一般价钱在40~60块钱左右(人民币,下同),阮囊羞涩的阿梁为了省钱,在网吧包通宵的价钱只需10块。
●伟大事业是觉醒
唐朝落第的男人很流行「壮游」,现代话叫穷游,其悲剧就是不管你再怎么春秋鼎盛,都得承认11路(双腿)真的不好驶(使),阿梁后来弄了辆自行车,沿着国道继续向北骑,在半夜到了梅州市湾下村,随便找个桥墩睡了一晚,隔天看到的梅州让他震惊非常,到处都是被机器砸过的残垣断壁,粗估原先应该都是老房子、围龙屋、西洋式建筑,这些有「气质」的房子留住了阿梁,他想了解房子原来的主人都是什么样的审美观。
为了留下来「看房子」,阿梁把自行车卖了改买三轮车,为了省钱开始兼职发传单,房地产的广告,整形医院的宣传册,有时捡些回收的废品拿去卖,阿梁从当地人口中得知拆迁从2008年就开始,宣传说是为了棚户区改造,要改善人民生活,后来人们才发现是被强拆,哭和骂都没用,警方找来黑社会,黑社会再叫小混混去放火,把房子里的人给逼吓出来。
拜伦说:「痛苦是伟大事业的母亲。」这话可用来形容阿梁的觉醒,他的「伟大事业」是深入拆迁现场,2014年6月底,已经亲眼看过混混点火的阿梁无法再继续他大好河山的观光,映入眼帘的是残垣断壁的房屋顶上,挂着「警匪合流,强拆我屋」,以及「法院不作为,政府非法强拆」的横幅,阿梁看到一个老人去打电话,接着是两三百个应该是同族的过来,有的手拿锄头砸警车,第一次看到警民冲突的他立刻用手机拍了大量照片和录像,结果自然被抓,手机被没收还被打了一顿,罪名是「袭警」。
●活得明白不容易
阿梁按照警察的「口述」,乖乖写了警方索要的保证书,一天一夜后被放出来,咽不下这口鸟气的他开始想弄清楚拆迁问题,他说每个房子被推倒之后,都会来几个生活在底层的,拿着液压钳剪断钢筋拉去卖,为了将来的「前程」他也加入了回收大队。
阿梁常站在瓦砾堆上看脚下,想那些又大又漂亮的房子,一定是主人辛苦好几年才攒下钱盖的,一个家就是一本书,为了知道这些故事,不会讲客家话的阿梁结识了梅州一群朋友,透过朋友的翻译,阿梁这才发现对有历史的房子进行强拆,就是对当地文化有系统性的破坏,也是瓦解宗族体系的一场运动。
为何认定房子的非拆不可是一场破坏呢?这从拆迁款就能得到答案,一开始是50万左右,这是2012年的价格,2014~2016涨到了400万,而且免费给一套房,阿梁说他从来没见上头干了什么好事,除非是别有目的,把宗族社会拆散后,人民就容易被分散、瓦解。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某街道党工委挂出的横幅,上头是「相互举报是群防群治自我保护的最好办法。」有人只留意举报,我是认为这防跟治实在下得妙,多数的台湾人是觉得防政府才有得治,世人对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中国还是太缺乏认识,回想前几年,台湾有些宗教团体跟民间人士受邀回大陆寻根,客家人不是主力军队,对这个内外有别,明眼人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行走在前世的故乡
阿梁说2014年时,梅州还经常见到同宗的族人举办庆典跟纪念活动,到2016年就很少了,那几年拆迁的力度非常大,走在梅州任何角落,都是一片烟尘滚滚声音隆隆,人们从一开始的反抗到默默接受,住进政府的安置房,拿着拆迁款去赌场玩、买房、买店铺、买车,表面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后来就一步步走向沉寂。
是甚么原因让一腔热血想游历祖国的阿梁停在了梅州?除了前世有缘还真很难找出其他理由,阿梁说在2015年春节时间,梅州的城郊都还很热闹,到处有人放鞭炮,大街上不管识与不识,许多人聚在一起会互道新年快乐,就算有点小摩擦,例如我碰你一下或车子被刮,大家都是一句:哎,没事没事。
梅州如果不是阿梁前世的故乡,肯定也是他上辈子长期待过的地方,深植在他潜意识里的寻根动机,不仅让他想结束流浪,还愿意留下来捡破烂,阿梁说夜晚的梅州街上,那些白天做餐馆生意的,会把剩下的干净饭菜一袋袋挂在门口,有需要的可以去拿,吃着善人给的食物,在夜晚骑着三轮车遥看大片的瓦砾堆,幻想着那曾经是一栋栋的房屋,千门万户里的天伦之乐,那是阿梁自来到人世后从没有过,也或许其中某处有他前世的亲人住过。
阿梁想记录残破之后仍有人气的梅州,由于手机已被没收,所幸开店的朋友给了他佳能1GB,他每次拍完一组照片就拿去免费洗,偶尔还会被请客,我听着听着十分羡慕,这不正是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吗?说不定这位肯分享家底的,正在印证洪迈四喜之一的「他乡遇故知」?
阿梁没忘记大志未竟,离开梅州后他前往云南、贵州、广西,在中缅边境走了一圈又回梅州,在山上住了半年为了写稿,朋友当他是在闭关,经常送来米、油、面,房子后来被着火,因为也在2016年大面积的拆迁范围内。我查过资料,《梅州日报》在2016年2月就登过,说是要力争在2019年把围龙屋推荐给世遗。
●客而家焉也不保
阿梁在梅州抢拍的围龙屋,又称围楼、围屋、转龙屋,是客家的特色建筑,也是中国五大民居之一,其余四种是: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陕西窑洞、广西干栏。要说实用跟功能我选围龙屋,是真正的防火防盗防「记者」,我这辈子的梦想是能住上一次,不管是一圈还是半圈,光看屋子的外型,就知道里头满是故事,还有阿梁从小就想要的,牢牢围绕决不外逃的爱。
房子被烧后阿梁只好离开,去东莞打工三个月,买了手机又回梅州继续拍,接下来是QQ号被封还被 关照,只好去浙江投奔表哥,2018年中秋回梅州,不见有人像往常一样祭拜祖先,因为围龙屋全被拆了,接下来的三年,阿梁多次前往梅州,一次比一次萧条,经济失去活力,大量年轻人出走,就连拆迁团开的超市跟洗车店也差不多关张,墙上到处贴满了习主席的「做中国梦」。
中国年轻人并非不想做梦,阿梁的梅州朋友在深圳读完大学后,一直在梅州十几年趴窝,开茶吧倒闭后也跑出来润到英国,像阿梁这样友朋四散天各一方的不少,同样也润出来的阿梁至今恋恋不忘的,是他在梅州的初恋女友,是阿梁在跟当地人挖掘故事时认识的,相处五个月后因政治理念不同,一顿激烈争吵下,阿梁一个不小心推搡,换来女方对他拳脚相向,结局是女孩不告而别,留给阿梁一个来不及说的抱歉,对围龙屋幻想的爱成了事实,阿梁是十分珍惜这位在人生的修炼过程中仍在吸食「鸦片」的,要怪就怪他还太年轻,帮人「戒毒」的手法不够善巧方便。
●在人海里寻老大
大陆人对另一半的称呼,从上世纪的同志、爱人、爱人同志,跃升到本世纪的老大,我不知这算不算是正视女权的一种「进步」,无论如何,一个温柔善良会说对不起的男人,绝不会是个让别人只会消费降级,而自己却拿不出半点主意。
《世说新语》的〈容止篇〉,把中国好看的男人给形容殆尽,我欣赏的不是粗服乱头还被路人管叫「玉人」的裴楷,也不是王羲之形容杜弘治的「面如凝脂」,大概是觉得魏晋男人夸起男人,那个普遍公认的以白为美有点病态,我最喜欢的是可以加大力度跨界想像的「轩然霞举」。
这个形容男生英俊潇洒的成语原文如下:「海西(晋废帝)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会稽王司马晃帅得像清晨阳光,如此吸睛的男人,现在的流行话叫「自带电」,每次看阿梁自拍的短视频,我就想到在朝堂犹昏之际,所有敢在网上发声的老少爷儿们,个个都是闪瞎众人的司马晃。
我跟阿梁几乎每天都会互发讯息,我发的大都是内网看不到的,外面的花花世界,他发的东西有时会惊吓到我,很多是内地才刚发生的事,被我们转手「偷渡」成功的,隔天就成了某些海外自媒体的话题,会被台湾媒体给看上的,通常是事发两三天以后。阿梁跟我对待网监的态度是高度的一致,那就是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晃得像只快活无比的大苍蝇,成天跟网监比速度,赢了就是开心的情人节,输了就是想烧纸的清明节。
阿梁五官端正,最让人容易记住的是他的声音,柔细到似乎生来就不知怎么跟人吵架的那种,更不用说会动手打人的那种,也幸好他人已在墙外,要是在厉害国,视频的内容完全可以被纳入「口袋罪」,虽然只是要言不烦的两三句,画面上中华民国的年月日也会跟着寿终正寝。
我祝福天天向上不忘学习的阿梁能早日祛除心病,那就是找到他的「老大」,不管对方是否已为人母,向来鄙视排资论辈的,他口中的前辈,我确信阿梁见面的第一句话肯定是:老大,我错了!
(朱言紫/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