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玉/决策圈愈来愈小?蔡英文决策模式的严重警讯
● 吴昆玉/前亲民党文宣部副主任,曾任职公关公司、杂志副总编,危机管理顾问,现职专栏作者
政治的核心就是「权力」(Power),权力的本质则是「支配」(Dominate),在权力的运作性定义中,如果A可以强迫B去做B原本不愿意做的事,便代表A对B有权力支配能力。
从西方的「魔戒」到东方的屠龙刀;从宫廷政治到家庭关系,「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一直是人类社会中无法去除的天然欲望,差别只是「天下」的大小与抗拒力量。
人们总是倾向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指令,愈高位者愈有此种倾向,大多数时间都在「支使人」,而非「处理事」。主管与专业员工的差别,便在于「支配」与统合的法定权力。家里有老妈发号施令,老爸自会滑着手机,头也不抬的回答:「问你妈!」
▲蔡英文原提名黄健庭出任监察院副院长,但反弹声浪过大,提名记者会紧急取消。(图/资料照,下同)
身居社会上层结构的政治圈更是如此,而且不论民主或威权,权力拥有者永远有缩小决策圈的倾向,如果老板英明神武,全知全能,所有人听他一个人的就好。但现实上,没有人能在缺乏资讯状况下做出正确决定,也无法自己去计划执行,于是身边必须有个小圈圈,进行通报、判读、研拟、执行、修正、管考等工作,所谓「决策圈」便由此形成。
但人就是人,这些分享了权力光环的「高阶幕僚」,一方面担心老板听太多意见,头脑会乱掉;另方面也讨厌太多正负杂音干扰自己想推的奇谋专案。于是天然具有缩小决策圈的倾向,以便于「搞定」众人,众口一致,形成共识,逼老板别无选项,迅速拍板。
「爱有排他性」在此作用,并不断把楼搭歪。由「爱老板」出发,不断排除不同声音、不同思维、不同利害的人们,决策圈愈来愈小,最后老板全都听我的,或只信我们几个。等排除到只剩一人,老板想打个电话找谁聊聊,都不一定找得到,因为电话在我手上,说他接不通,就是接不通。最后这个老板成了高参幕僚的木偶,表面上他在演,实际上我在干,「地下XX」才是支配者。
当上这种地下支配者是有相当「爽度」的。不论家里或外面的人,要谈什么事就得找我谈,一切是我说了算,人情与利益当然往我身上贴。即使没有实质利益,那也是种无比自傲的「虚荣」,就跟炫富一样,没有意义,却让自己显得高人一等。「如果什么都搞不定,那坐这位子有什么意思?!」常是高层小圈的口头禅,甚至是互相使用的激将法。
古今中外的政治体系,都很难逃脱这种决策圈愈来愈小的命运,因为依赖可信任的决策圈,决策者会比较轻松,否则会跟雍正一样累死自己。从外戚、宦官、权臣,习大大的小圈圈,马、蔡、柯的身边人,到想把川普包起来却气到出书爆料的波顿,都是这种高阶「围事」的产物。种种政治制衡体制的设计,也都在防堵这种小圈圈坏大事。
监察院人事案不算什么动摇国本的大事,却是蔡总统决策模式的严重警讯,显示一小群聪明人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会做出多么与社会现实脱节的决策?!与其痛心震怒,不如调整一下决策模式,方能脱出人性的纠结。
小圈圈决策模式也许是人性的必然,却可以经由多层次的流程予以优化。近年有关决策模式的政治学及管理学研究,可以引用修正,至少看一下Allison那本讲古巴危机决策模式的书。
先进行「理性决策」,诚实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提供可用选项;次进入「组织角力」,得知各派系或组织的需求与底线;最后再以「官僚议价」方式,摆平抗力,推动选项,让决策得以实现。简单说,那种突发奇想的脑力激荡,应该在第一阶段理性分析中便进行评估,而不是走到最核心决策时才来提出。
举例来说,如果决策前问过老柯这个熟知党内外政治生态的老人家,或寻求过党内派系大老的意见,也许名单就不会出这么大纰漏,被外界一点突破。文宣要求的是创意突破,人事却需周延考量,两者是不一样的思维。
其他党也别笑得太开心,最好先看看自己家是不是走在一样的决策路径上,等着出一样的大包?!蔡政府这些童子军在上台前,没有执政经验,他们是跟谁学的?!还不是跟这些老官僚们学的?!老官僚们又是从威权时代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威权时代的学长们则是从中国两千年帝制官僚中炼出来这些「为官智慧」。
「两岸一家亲」是个争议口号,但「两岸官僚一家亲」,才是让人掉眼泪的政治现实。蔡总统,如果改不掉这些宫廷恶习,摘不掉权力魔戒的诱惑,民主与威权的差距,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大!
热门点阅》
►吴昆玉/柯P最深的怨恨其实是他自己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