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河留住美好

秀眉(右),小绿(左)表示,书店陈列劳动议题社会关怀书籍,也跟医院合作经营居家护理所,打造成阅读与艺术的疗愈空间。(陈怡诚摄)

「有河Book」歇业后由「无论如河」接手,整体空间充满疗愈效果。(陈怡诚摄)

「有河Book」歇业后由「无论如河」接手,整体空间充满疗愈效果。(陈怡诚摄)

「无论如河」不只是间书店,也是四位护理师创立的疗愈基地,除了卖书、办讲座,更欢迎每个造访的人诉说自己的故事,让阅读与故事的力量像一条河,流淌之处,疗伤止痛。店主梁秀眉认为,每个人身上其实多少都有病,「护理跟医疗不同。医疗是认为当你有病,就要把病治好,但护理的专业就是怎么让人即使带着病,还能够好好生活。」

留住有河 实践理想

走入位于淡水河畔的独立书店「无论如河」,可以感觉到与过去「有河Book」书店既相似又不同的印象。一样的是整排靠墙白色书柜架上放着文学人文社会、淡水在地文化相关书籍,阳台上依然偶尔出现几只流浪猫,玻璃门上写着诗句,背后映衬着开阔的淡水河畔和观音山景。

不同的是书店的精神。三年前,当淡水河畔的独立书店「有河Book」传出歇业消息,梁秀眉、小绿、阿勇雅铃四位护理师决定出面接手。秀眉表示,她和小绿本来就常造访「有河Book」书店,小绿更是长年的会员河友」,除了希望能把「有河」的美好特色保留下来,更想作为他们推广护理理想的重要平台

四人拉在一起的是梁秀眉。她曾多年担任精神科护理师,又读心理研究所,也曾在护校当过老师,小绿就是她的学生,后来因为筹组台湾基层护理产业工会,又认识了阿勇与雅铃这对同志护理师伴侣。四人志同道合,感情极好,没有血缘却宛如家人陪伴彼此度过各种难关。

谈到基层护理师的劳动权益,梁秀眉和小绿难掩不平。小绿表示,在学校和实习时,一位护理师只需要负责一、两位病患,但等到真正进入职场,却可能是一人照顾几十位、一百多位病患,「护理师长期被冠以『白衣天使』之名,被要求牺牲奉献,加上以前法规不允许护理师组职业工会,劳动权益长期被漠视。」

促进对话 关怀据点

「无论如河」不只是书店,也是四人创办的台湾基层护理产业工会的行动办公室,现在更是一间新开幕的居家护理所,他们与医院合作,派遣护理师到有护理需求的病患家中。梁秀眉坦言,其实书店和护理所都还难以维生,但四人各自都另有护理工作,互相帮忙之下,还能养活自己。

梁秀眉表示,许多人以为一间以「护理」和「疗愈」为主题的书店,会有大量的心理、医疗书籍,但「无论如河」的书架上,最多的还是文学,「心理书往往给人分类贴标签,提出的解决方法却很难实行。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喜欢读的是文学,因为文学可以带来对话。一个人很孤单,但借由阅读、对话,就有可能发生改变。」

为了促进对话、疗愈,「无论如河」每个月和「十三月戏剧团」合作「一人一故事」剧场参与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再由演员现场即兴将故事内容演出来,借由现场的交流,让彼此疗伤。梁秀眉表示,书店要成为在地的疗愈中继站,继续深化在地连结,预计和重建街、淡水教会合作,再成立关怀据点,实现社区护理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