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老擦擦技艺的别样新生
日前,中国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西藏拉萨市申报的擦擦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从县级“走到”国家级,擦擦制作技艺申遗不断提档经历了6年。
图为6月14日,拉萨的手工艺人制作“擦擦”。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擦擦,音译自梵语,是藏传佛教模制泥像的总称。位于拉萨北郊的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成立于2015年,是西藏唯一一所集中展示擦擦的机构。这座展览馆集合了手艺传承、文化展示、制作体验、扶贫等多种功能。
西藏擦擦文化展览馆内收藏了2万余尊擦擦,副馆长多杰旺拉3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擦擦发展历史悠久,馆藏的擦擦最早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目前展览馆有25位手艺人,平常会接待游客参与体验制作。
值得关注的是,展览馆的手艺人大部分曾是当地的贫困户,如今他们靠着传统手艺就业脱贫。
在多杰旺拉看来,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也为当地人创造了财富,凭借擦擦制作技艺,展览馆曾与沿海城市银行机构合作,将擦擦文化应用到贵金属收藏品中。
擦擦文创也试水市场。在八廓古城区一家文创店内,展售着由擦擦衍生的工艺品。醍醐文化艺术品牌联合创始人方堃介绍,产品用银质复刻了古代擦擦,附带的卡片记录了年代信息。不同于以往泥质擦擦,银质更便于流通佩戴。
对于擦擦制作技艺此番入选国家非遗,他说:“开发文创产品符合国家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逻辑,有别于文物存于博物馆等严肃场合,文创是人们走进深度文化的阶梯,能够让人们通过文创与非遗文化亲近起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西藏擦擦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李逸之一直致力于擦擦文化研究,曾在西藏西部进行了20余年的擦擦文化田野调查。他介绍,擦擦文化与西亚两河流域古印章文化颇有渊源,古印章文化向东流传,在南亚部分国家逐渐将佛教题材用于印章中。经过漫长的传播流变,在西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用于佛教供奉的产物。
6月14日,拉萨的手工艺人制作“擦擦”。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以往研究发现,制作擦擦模具的材料颇丰富,石头、蜜蜡、铜、木、牛角、陶、铝,民国时期还有塑料。
李逸之说:“最初,擦擦图案可能较单一,现在我们看到的擦擦包含了藏文、梵文、单个佛造像、多个佛造像等,尤其佛造像,遵循了度量经制作,非常精美。”
除了宗教属性,擦擦本身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但目前擦擦文化未被普遍认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界、考古界、博物馆机构开始聚焦关注。
文创产品能否为擦擦文化普及开创新机遇?李逸之回应,擦擦本身带有宗教性质,在被当地佛教信众认可的情况下,让外界敬畏了解,这是文创开发需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