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主场外交」 高层领导人分工「巩固客场」

▲习近平固守「主场」,出访则交由其余高层领导人。(图/路透社,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中国大陆官方近年主打「主场外交」,强调运用本国境内为外交舞台,利用主场优势开展的外交活动。大陆官媒中新社》的报导「习近平『主场外交』的一道必答题」更进一步指出,2018年上半年,习近平将外交活动的重心放在「主场」,出访的任务则交给李克强王岐山杨洁篪刘鹤王毅在内的其余高层领导人分工

▼李克强(左)出席中日韩峰会,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文在寅会谈。

中国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几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大主场外交。李克强进一步表示,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紧密相连、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主场外交,继续为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中新社》指出,习近平4月底在武汉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找到了双方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为两国关系发展定下基调指明方向,实现两国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于朝鲜半岛的问题,《中新社》表示,中国一直都是和平稳定的坚定维护者,也是对话谈判的不懈推动者。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深刻复杂演变的关键时刻,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先后在北京和大连会晤,共同为推动中朝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实现朝鲜半岛长治久安、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作出努力,「在中方以及相关各方努力下,近来半岛局势发生一系列积极变化。」

▼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

▼金正恩接连访中,与习近平会面

《中新社》还提到,习近平在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并提出降关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释放出有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利好信号。

2018年的下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莫过将于11于上海首次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方强调,作为2018年中国外交四大亮点之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旋律就是「市场开放」。

《中新社》进一步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最重要的变化是整体外交定位更为清晰,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主场外交自然是传播中国理念、展示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的重要平台,「5年间,亚信上海峰会、APEC北京峰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一系列高规格主场外交,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中国。」

▼王岐山(左)前往俄罗斯参加「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和俄罗斯总统普丁会谈。

▼王毅今年不断出访,有如「空中飞人」。

▼杨洁篪前往华府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提勒森会谈。

▼刘鹤5月率领经贸代表团赴华府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