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精致化 王安祈毕生志业

国家文艺奖得主剧作家王安祈,心心念念的,就是京剧传承,以及如何让传统戏曲走入现代人的生活。(陈怡诚摄)

京剧名伶郭小庄(右)赞美王安祈(左),就像俞大纲一样,为传承京剧无私奉献,两人英雄惜英雄。(本报资料照片)

国家文艺奖得主王安祈,是享誉两岸的传统戏编剧,近期再拿下传艺金曲特别奖,现正在抗癌的她,仍经常亲力亲为陪同演员排练。她表示,把戏曲精致化,是一生志业,此外,她也认为世间没有完美作品,一如她拿下台新艺术奖的作品《十八罗汉图》,一幅珍贵的画作几经修补,其中积累的情感,已超越原创,「编剧的原创性发生在当下,后人怎么体会、解读一出戏的意义价值,都成为艺术动人的一部分。」

妈妈戏迷 京剧当摇篮曲

问:请谈谈您的童年。

答:我的妈妈是戏迷,在她影响之下,我可说是打从娘胎就听京剧,等到出生之后,京剧就成为我的摇篮曲,5岁时,爸爸送我唱片唱机,当时的我,虽是一个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的孩子,却从中感受到人间有一种感情,叫作悲怆,这是京剧带给我的震撼。

人生的情感启蒙,也都是来自京剧,不只是兴趣,更是渗透到血液,包括为人处事、价值观,都和京剧相关,小时候有一阵子甚至不敢穿短袖,都要像剧中古人那样穿长袖,可见京剧对我影响真的很大。

僵化的忠孝节义 变人性

上了小学,妈妈会带我跟好友,一起去看京剧,我也曾邀请同学去看,希望他们能爱上京剧,但都失败了,我以为是因为没有布景,大家觉得单调,但同学告诉我,不是因为没有布景,而是不喜欢那种以男性为中心的剧情,太多理所当然的忠孝节义,为了救别人儿子,把自己儿子拿去换,这种愚忠的价值观,让同学没兴趣。

所以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想得很清楚,传统戏常常把剧情写得理所当然,但真实人生不是这样子的,一定得经过一些矛盾、挣扎和转折,才显得真实,我当时就想好,我要当编剧,而且传统戏曲一定要现代化,剧中情感要扣紧时代脉动,不是加几句流行语、笑话,也不只是加入现代剧场的服装灯光布景,而是要和现代人的情感思想接轨。举例来说,剧中人在牺牲性命表现忠良时,一定会有他内心的转折和过程,创作者必须将这人性面呈现出来,才能解决现代观众看戏时的疑惑。

问:立定志向之后,您后来是如何踏上编剧之路?

答: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很早就想好自己要什么,加上以前没有戏剧系,只有中文系,所以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台大中文系,人生没有太多困惑和抉择,而是一路朝梦想奔去。

郭小庄造访 开启编剧生涯

民国74年6月1日,我博士毕业,那天是我人生关键的一天,我回到家,很轻松地往沙发一靠,打开电视,看到郭小庄盛装出席颁奖典礼,她在民国68年创立雅音小集,是当年很红的民间剧团,是重要的戏曲前辈,突然间,我听到电铃声,跑去开门,原本在电视上的郭小庄,怎么站在我家门外?原来电视是录影转播的,而她已参加完盛会,褪去华服,改穿上绿色洋装站在我家门口。我感到非常惊喜,询问来意,原来是她那时的新戏孔雀东南飞》,演出在即,但剧本要大修,原来的编剧生病没法修改,就想到要找我,她说戏曲创作要找年轻人。

在这之前,我只有写过两篇雅音小集的剧评,和郭小庄并没有交情,但她却愿意给我机会,我感觉很紧张,却有一种义无反顾的感觉,而且我们理念相近,她是台上的演员,以戏曲创新为目标,我也是从小就立志要以戏曲创新为目标,我们有志一同,等于是实践理想,我下午才刚拿到博士学位,晚上就有了工作,完全无缝接轨,觉得自己很幸运,那是我从事传统戏曲编剧的开端

问:能否给新生代编剧一点建议?

答:我觉得现在的年轻编剧,在戏剧性、人性的着墨上不成问题,反过来要提醒的是,戏曲的传统是诗词曲,有抒情传统在,不要只营造戏剧性,而忽略诗词一贯而下的抒情传统;还有古典文词功力一定要培养,不要害怕文言文,观众也需要重视这一块,这是诗词曲的传统,别因为加入现代剧场元素,就忽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