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日大屿」斥资1兆填海造陆 泛民忧烧光1.1兆财政储备
香港行政长官(特首)林郑月娥提出一项填海造地的5000亿港元(新台币1兆9528亿元)庞大计划,但泛民主派高度质疑有关计划,甚至担心最终耗资可能是1兆元(新台币3兆9056亿)会烧光香港的财政储备。
根据《明报》报导,香港现在的财政储备约1.1兆,政府消息指,明日大屿愿景涉及开支或多达5000亿,林郑月娥否认对香港财政稳健程度「过份乐观」,香港目前每年基建开支约1000亿,但「这批基建会完成」,政府要规划下一批基建是什么,而非外界所想,「做一个4000亿基建就使晒(用完)今日的钱」,因为政府每年都会有财政收入甚至盈余。
林郑月娥今天就施政报告接受立法会议员质询时,不少泛民议员反对方案,原因包括耗费过巨、破坏环境和未经广泛民意支持等。泛民工党议员张超雄质询说,现在有不少人在生活上面对水深火热的问题,没有获得政府切实援助,而特首却要把数千亿公帑放在人工岛上。
泛民新民主同盟议员范国威批评政府计划动用5000亿元,但最终耗资可能是1兆元,这会耗尽香港的财政储备,是「燃烧储备」。泛民公民党郭家麒则质疑,填海建房的得益者主要是大陆新移民。
另外,泛民的社会民主连线负责人梁国雄向媒体说,有关填海计划的工程造价昂贵,而且是20至30年后才可兴建房屋,无法解决当务之急。
对于泛民方面的批评,林郑月娥说,1980年代末期,港英政府也曾提出兴建香港国际机场的「玫瑰园计划」。她质问,如果港英政府当日没有作出这个决定,「今日的香港会是怎样的香港,希望大家鉴古知今」,大型基础建设离不开庞大投资,但这个庞大投资不是1年用掉。
林郑月娥昨天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包括研究在离岛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建造约1700公顷的多个人工岛。她说,研究和设计工作将于短期内启动,争取首阶段的填海工程于2025年展开。
按照计划,政府透过填海所获得的土地,将用作兴建26至40万个住宅单位,可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7成为政府兴建的公屋,首批住宅可于2032年入住。这项计划还涉及交通运输、环保等建设,是香港主权转移以来最为庞大的发展规画。
英国早年撤出香港前,曾提出在大屿山兴建现有国际机场的规画,称之为「玫瑰园计划」,但当时遭到北京当局猛烈批评,后者担心这会耗掉香港的财政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