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间歇性禁食研究:竟有致癌风险!

虽然此前的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与诸如体重减轻、痴呆风险降低等益处存在关联,但对小鼠的新研究指出了周期性禁食的一个潜在缺点:癌症风险增加。

这一发现是在之前的一项研究基础上得出的,该研究发现小鼠禁食会提高其肠道干细胞的再生能力,防止损伤和炎症。

现在,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已经确定,在小鼠禁食后重新进食时,干细胞的生成速度会加快。此外,进食会引入诱变剂,比如烤肉中的杂环胺等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增加引发癌性肿瘤的风险。

“干细胞活动增多有利于再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好事过头可能会产生不太好的后果,”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生物学家奥默·伊尔马兹说。

“禁食这种行为是非常有益健康的,但如果你运气不好,在禁食后重新进食,并且接触到了诱变剂,比如一块烧焦的牛排之类的东西,实际上,你可能会增大患上有可能引发癌症的病变的概率。”

肠道干细胞属于身体中最为繁忙的细胞之列,每 5 至 10 天就持续分裂和生长,以重新排列肠道。这项研究表明,这种高水平的活动还意味着致癌的畸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在禁食后的超强时期,这种可能性甚至会进一步提高。

该团队确定了一种被称作mTOR的生物途径,干细胞借此途径发挥作用。该途径参与细胞生长和新陈代谢,禁食后,它会增加被称为多胺的小分子的生成,进而推动细胞增殖。

这些分子对于身体在缺乏常规饮食所提供的营养和能量后恢复和再生至关重要。然而,该研究表明肿瘤出现的概率也会上升,尤其是在更有利于癌症生长的条件下。

“我们认为禁食和再进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状态,”麻省理工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家 Shinya Imada 表示。

“在禁食状态下,细胞将脂质和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的能力,让它们在营养物质缺乏时能够存活下来。然后正是禁食后的再进食状态真正推动了再生。”

先前的研究表明,禁食及模拟禁食的饮食方式实际上可能有利于降低患癌风险,甚至有可能提高抗癌疗法的疗效。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禁食上,而没有考虑打破禁食的潜在后果。

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确定促进益处并限制风险的方法。

正如这类研究中常有的情况,动物模型所能告知我们的也就这么多。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利弊可能完全不同,这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加深我们的理解。

"我想强调的是,这一切都是在小鼠身上完成的,所使用的是界定得非常清晰的癌症突变," 耶尔马兹说道。"在人类身上,情况要复杂得多。"

这项研究已发表在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