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对国家贡献」…人文学者批吹牛大赛 网:教你行销!
▲对人文学者来说,研究并不像理工科一样能马上看到量化的成果。(图/达志示意图)
申请科技部计划不只是研究经费的来源,也是学者们升等、评鉴的指标之一。不过科技部修改今年「专题研究计划主持人研究绩效」的评估方式,要求必须写出「近5年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学者们痛批,这样的审查标准,到底是看学术研究能力,还是「吹牛比赛?」
人文社会领域的学者多年来产出研究虽多,但总遭人诟病「都是些空想的东西」,科技部为此特别检讨了评量办法,取消原先的「计划成果出版情形表」,改列「研究绩效表」;但其中2项「代表性研究成果之个人重要贡献」、「简述个人近5年对人才培育、研究团队及学术社群之建立与服务,以及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之重要贡献」,让学者们痛批「我现在是要参加好人好事代表吗?」
学者们表示,在当前「实用主义」的氛围下,人文社会科学本来就已经边缘化,社会上重理工、轻人文的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现在连科技部都要求人文学者「要有用」,是不是太看轻人文的价值了?「人文产业不兴盛,那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但『有没有用』不是一张表格就能写出来的!」
▲人文学者只能表示,政府扶植相关的产业,才有办法让人文价值量化。(图/记者季相儒摄)
学者们质疑,这样的简述,「难道自己说自己贡献超多、超大,就会申请到计划案吗?现在流行自吹自擂的能力吗?」这种模式根本就像国小的校内「好人好事代表选拔」,根本无法反映学术能力或是贡献;另外,有贡献的学者自然有更多能力取得资源,但那些还年轻的学者、或是研究还没进行完的学者,要怎么跟人比贡献?「肥了本来就胖的,瘦了已经快饿死的。」
学者表示,科技部想妥善运用资源也不是这种运用法,真的想改善这些情况,不如先让审查计划的人换一批,不然门户之见这么深的学术研究圈,很难再有新的突破;另外,人文的「贡献」并不像理工科一样可以量化,政府不如先扶植相关产业,人文学者自然就会有看得见的贡献。
不过学者们痛批这种「自我吹擂」的举动,却让网友们笑说,「这不就是产业界常在说的自我行销吗?」表示当然各领域术业有专攻,但人才这么多,为什么要把资源投在其中某些人身上,当然要有过人之处才行;「不能只要求年轻人做到,优秀的人推销自己,有什么不对吗?」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