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秋/新竹棒球场徒有前瞻计划形貌,只做半套而已!

新竹球场腹地小,周边道路狭窄加上停车空间不足,令民众诟病。(图/记者江皇萱摄)

文/谢丽秋国政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 根据媒体报导新竹市林智坚成功争取「行政院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之城乡建设之八亿经费,未来将新竹棒棒球场进行原地重建,引起诸多球迷以及当地市民质疑声浪。然从行政院政务委员张景森所提出中央补助标准为,「城乡建设不会补助土地款,必须由地方自行提供,并依据投资小、效益大、工期短、启动快,人民切身有感原则,来进行选择」,因此如新竹棒球场按计划原地重建,纳入行政院补助项目,似也不甚意外,因其考量重点则在于短期速效以及争取曝光度,其他各方考量以及环境影响评估似非其重点。新竹球场自1976年启用以来,已逾40年,许多各级比赛皆在此场地举行,紧邻周边住宅高楼,许多球迷跑到周遭民宅观看比赛,以及著名新竹风,即为其球场特色。但因场地不佳及设施老旧,颇受球员与球迷诟病。且新竹棒球场腹地狭小,周边道路狭窄加上停车空间不足,亦常使球迷进场及赛后散场让附近交通极度壅塞,此外该球场并无宽敞广场,更添逃生风险。再者,由于内外野紧邻住家,加上中职颇有特色啦啦队加油文化以及激情球迷呐喊声,对附近居住品质也造成极大影响。台北市天母棒球场虽无紧邻住家,但仍在周遭居民环境抗议下,平日不得排比赛,只能于例假日进行比赛。更何况新竹球场旁边居民连一路之隔都没有。林市长规划争取第五队在此设立主场,如60场主场皆在此举行,当地否能承载此交通量,未来在民众对生活品质日渐要求情形下,是否能忍受此种壅塞与吵杂环境,仍尚待考验

▲新竹市长林智坚访福冈雅虎巨蛋棒球场,作为新竹市立棒球场重生的参考。

对球员来说,一个良好安全比赛环境可以发挥更好的球技;对球迷来说,一个舒适看球环境并欣赏高水准比赛可增添进场诱因;但一个良好公共建设考量层面则需更广,不应仅是满足速成政绩,还需兼顾环境影响评估,诸如住家品质、附近交通吞吐量安全性考量、以及将其球场运用价值发挥到最大等面向。 按新竹市长林智坚规划,期望能将该场地兴建为国际标准比赛场地,故提出借镜日本福冈巨蛋,但两者腹地天差地远,光设置腹地大小与可规划设备空间,即差了十万八千里,倘让球团进驻,真正可运用空间有限。以桃园球场为例,桃园球场、洲际球场因腹地较大,可规划不同设施,且停车场够多,让球迷使用,周边也渐渐开发,颇受球迷好评。新竹球场受限于发展空间,若要更进一步创造周边价值,实属有限,反而造成当地环境困扰,并非多赢局面。如要兴建新球场,原地重建并非是对当地最好的方案,一个对市民最有利的公共建设,非是速成的公共建设,着重短效之公共建设,而是兼顾各方权益来创造效益最大的建设。就理想上而言,另觅适合场地兴建真正有特色可运用广之球场来创造多赢,似为较佳方案。原地重建新竹球场也仅是徒有前瞻计划形貌,然却只做半套而已。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谢丽秋,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