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吴昆玉/流量控制决定防疫成败
▲在一个全球人口与商务往来如此频繁的年代,防疫不可能封到滴水不漏,防疫系统前端首要任务应是控制人员流量。(图/路透)
●吴昆玉/前亲民党文宣部副主任,曾任职公关公司、杂志副总编,危机管理顾问,现职专栏作者。
新冠肺炎爆出第一例本土感染死亡案例,引发蓝粉绿粉们又一场飞沫大战,不禁让人想起布莱德雷对韩战的评语:「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首先,这是一只新病毒,全世界各国专家都还在摸索了解其特性,包括感染模式与致病原理,治疗方式与疫苗都还在研发中,没有标准答案,一切都还在随新增知识不断更新,防疫方法自然也是。举例来说,钻石公主号封船造成更多感染,说明了密闭舱室感染机率可能会更高,跟SARS一样,病毒浓度高到某一境界时,是可能透过中央空调系统流窜的,所以需要负压隔离病房。
其次,在一个全球人口与商务往来如此频繁的年代,国家防疫不可能像金钟罩一样,封到滴水不漏。防疫系统前端其实很像Brita滤水壶,控制人员流量,居家隔离观察,以多层滤心,减少个案爆发机率。如有异常状况,后方再建立损害管制、后送系统,让医疗系统得以妥善处理病患,形成多条战线,纵深防御。
换言之,防疫系统不是固定式的防弹铁板,而是「控制流量」的滤芯。流量大小也不是由政治决定的,其决策与估算依据,是最坏状况下,台湾医疗系统的处理能量。医疗能量的估算,也不是光在算钱,而是医疗人力、负压病床数、药物、检测剂、防护服等必要物资,综合计算的结果。
为什么要依据医疗体系能量来估算呢?看武汉就好。先不论中共官方有无隐匿疫情,当武汉决定封城时,头几天医院内外挤满了人,原本陪病的可能也被感染到有病。把人封在小区不准出来,得病没有检测盒确诊,没有病床,没有医疗药物,只能坐家等死,背后原因其实是为了避免医疗体系崩溃。一旦医疗体系崩溃,就没有专业人力可以进行救治,状况更加失控。
各位可以把医院想像成电影「班加西13小时」里的那一队CIA特勤部队,他们个个装备精良,技艺高超,一个打十个,但敌人来了成千上百个,根本应付不来。弹药减少,人员受伤,战力快速下降,如果救援没到,随时就会被攻破,其他文职人员也将无一幸免。
从SARS经验,台湾学到:防疫作战,第一个要保护的是医院与医护,不能发生群聚感染,因为他们是唯一的救治单位,是整个系统的滤心。其次是国境线,控制人流才能控制感染机率,避免医疗系统爆量超载。一千个病患分一百天进来还可以处理,三天进来一千个就一定崩溃,核心问题还是「流量」,不是容量。
▲武昌医院院长传出抢救无效去世,成为首位因新冠肺炎牺牲的院长。(图/翻摄陆媒)
第二个层面是「物流」。医院作为救治第一线,理应享有最优先的物资补给,包括防护装备、医药用品、饮食供应、以及人力替换。我一直很讶异以中国之大之富,威权体制之组织效率,为什么会让武汉第一线医护持续上网求助?包括防护服与口罩不足、饮食需要社会协力救助、吃方便面裹腹、医护人员无法回家休息?令人怀疑其指挥系统与后勤系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不是一支军团的后勤单位就可以搞定的事吗?
现在的状况是,武汉医疗系统虽还没有崩溃,却已经受到重伤。据近日新京报资讯,截至2月11日止,武汉地区共有3019位医务人员感染病毒,其中1716名确诊,据传武昌医院院长也已阵亡。这不只是个悲剧,更是可怖的战力损失。如果医护人力战损如此严重,专业人力一时难以补充,流落在外的患者更得不到救治,感染人数一直增加,最后会变成一种「人海战术」式的数量碾压,疫情将更无法控制。
结论是:乡民与政治人物关心的也许是「声量」,但防疫作战的核心却是「流量」。将目光置于流量的计算与控管,许多争议自然迎刃而解,对政府防疫作为也较能提出建设性建议,至少能够理解。
其次,武汉本身的医疗系统问题,预告了疫情可能还无法控制,甚或有更严峻发展的可能。台湾除了继续保持战备,更需随着对病毒的理解,各国新状况的发生,不断更新防疫作为,并准备迎战更恶劣的状况。新冠肺炎的主战役,现在才刚刚开打,认清真正的敌人是病毒,全民备战迎敌,才是重点。
热门点阅》
►【新冠肺炎】第19例患者死亡 他生前发生什么事?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点此投稿。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