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法律/管理營業祕密 三面向著手
近年来,物联网(IoT)、5G、AI等产业蓬勃发展,各种创新技术融入制造,已使智慧工厂、机器人、自动驾驶从科幻电影情节成为现实,更推进半导体产业加速成长。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台湾在高科技产业扮演关键角色,在传产制造业更有许多隐形冠军,台湾产业所以能够技术独步全球,背后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竞争力来源之一「营业秘密」。
为了协助企业建构营业秘密保护机制,智慧局历年编制「营业秘密保护实务教战手册」3.0版、「中小企业营业秘密保护机制检核表」等,提供企业参考作法,更与「台湾营业秘密保护促进协会」合作,汲取台积电、日月光等公司分享从事营业秘密保护机制的典范经验,让企业快速上手完善保密制度。
企业要建置一套完善的营业秘密保护制度,第一步是先清查自家的营业秘密是什么?并透过「组织」、「人员」、「档案及设备」等三大管理面向采取保密措施。
「组织」管理方面,员工可能因保密机制会造成工作上不便,引发不满而不愿遵守,因此公司高层应明确宣示营业秘密管理政策与目标,给予实际支持,指派专责人员或部门,负责规划推动公司营业秘密管理,并拟定明确管理规范。
「人员」管理面向,公司应透过教育训练与宣导,提升员工认知,并依员工报到、在职及离职等不同阶段动态管理。新进员工报到时要求签保密协议、智慧财产权归属约定,告知公司营业秘密管理规范、机密分类分级标准及使用权限规定等;任职一段期间或调整业务部门,要随之调整可接触机密文件权限范围;离职时要面谈,提醒及告知不得泄漏公司营业秘密,并删除或销毁已取得机密资料,如发现异常,例如员工在离职前突然大量下载或列印资料,应启动稽核调查。
「档案及设备」管理面向,应依机密资讯重要性标注机密等级,依据密等或员工职权不同,规范限制可以阅览、存取或使用的人员;管理公司电脑、网路、内部资料库、电邮信箱等,设置防火墙、防毒软体等,建立内部稽核机制,追踪监控机密资讯阅览、存取及保留纪录,管制随身碟或外接式硬碟等;并依需求划出管制区,配置保全人员或装设监视设备,管制进出人员及携带物品。
企业与学研机构有密切产学合作,产出研发成果有很多是营业秘密,因此学研机构也须重视营业秘密管理;由于学研机构有其学术开放共享文化及规模大小,很难与企业的保密作法相同。学研机构应从区别营业秘密文件、设定接触权限做起,接下来再进一步定义营业秘密范围,最后是建立专责人员审核机制,并加强宣导、深化管理。
由于营业秘密保护首重「事先预防」,唯有企业与学研机构携手建立更完善的营业秘密保护网,才能确保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供应链创新动能维持优势竞争力。(本文由经济部智慧财产局长廖承威口述,记者江睿智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