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扳回一城 吸金6.9亿美元超越成熟市场
全球景气及企业获利趋缓,各国央行无不端出对策因应,然而,成熟国家利率已趋近于0,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导致资金转向筹码充裕的新兴市场,从上周整体新兴市场净流入6.95亿美元,明显优于整体成熟市场净流出14.58亿美元可见一斑,美股基金甚至受累于企业财报预期下调而大举流出15亿美元。
不论从基本面或政策面来看,新兴市场的本钱都相当雄厚,当然是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下的资金首选,不但全球新兴市场持续第6周吸金,欧非中东也连续3周净流入,改写3月以来最长吸金周数纪录,此外,亚洲(不含日本)终于终结10周净流出,上周吸金1.5亿美元创下近20周单周吸金之最。
摩根新金砖五国基金经理人何铭铨表示,原物料价格大幅回落,少了通膨的羁绊,新兴国家不需再行紧缩措施,甚至陆续加入降息行列,不仅利于挹注经济成长动能,也推升股市的资金动能无虞。虽然全球景气放缓,新兴市场经济难免受到冲击,但何铭铨强调,多数新兴国家财政体质健全,应对景气放缓的政策筹码普遍充足,股市相较成熟市场将更具支撑。
摩根JF亚洲基金经理人李忠翰表示,亚洲(不含日本)的经济体质向来优于其他市场,却受制于市场风险偏好而陷入盘整多时,但也凸显出投资价值吸引力,目前亚洲(不含日本)预估本益比达9.6倍,低于长期平均值一倍标准差,并仅次于金融海啸时的水平。李忠翰进一步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以目前本益比预估,未來12个月约三成的上档空间。
虽然中国最新公布经济数据好坏参半,第二季GDP增速缓至三年低点的7.6%,但仍在「稳中有进」的官方目标内。李忠翰认为,从人行1个月内降息二次来看,中国政府已开始增强政策强度,资金宽松对股市的拉动,预期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并增添亚洲(不含日本)股市的吸金魅力。
近期市场关注的企业获利,李忠翰指出,五月以来,亚洲(不含日本)企业获利预估开始呈现调升趋势,这是歷经一年调降后首次转正。企业获利调升的市场包括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及韩国,就产业类别来看,则以科技及循环性消费品调升最多。李忠翰说明,随着企业获利预估上调,显示亚洲经济已逐渐脱離谷底,准备向上翻扬,支持股市后市成长空间。
摩根新兴欧洲、中东及非洲经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表示,欧非中东连续三周吸金,上周更以1.17亿美元的净流入,改写四月以来单周最大吸金纪录,显见国际油价回稳,挹注欧非中东股市上升动能。
白祐夫说明,不可否认,国际油价走势左右欧非中东股市,正因油价波动大增,欧非中东国家无不致力强化内需市场,除了俄罗斯新政府以提振国内投资为改革重点,加强内需消费力道,今年涨幅逾二成的土耳其,在人口组成相对年轻,其内需市场成长动能也相当强劲。
现阶段全球市场处于景气趋缓压力与宽松政策支撑之间拉锯,欧非中东股市也会随全球风险偏好起伏,不过,白祐夫指出,价值面将有助于提供支撑,以俄罗斯为例,目前指数本益比低于五倍、股价净值比仅0.8倍,投资价值将吸引资金持续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