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海洋资收站 掀回收风
新竹市环保局成立国内第1个「海洋资收站」,除了大幅改善港区环境,更由下而上的建立海洋资源回收观念。(新竹市环保局提供/陈育贤新竹传真)
2019年4月,新竹市环保局成立国内第1个「海洋资收站」,以海洋资收物兑换点数、再以点数兑换生活物资的机制,成功在新竹南寮港区掀起一股回收风潮,海洋资收站大幅改善港区环境,更由下而上的建立资源回收观念,成为推广海洋环保意识的新兴典范。
市长林智坚指出,身为历史悠久的海港,南寮渔港周围的环境保护却长时间的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新竹市政府借由市区「风收站」的成功经验,再把风收站的概念,推行到唯一没被风收站涵盖试办的南寮港区。
他说,每当渔船从海上作业回港之后,港区周围时常出现垃圾囤积的情形,港内的海面上甚至时常漂流着啤酒、饮料罐,清理过程相当耗费人力。
有鉴于此,环保局决定复制过去风收站的经验,成立南寮渔港专属的「海洋资收站」,希望能重新启动民间力量,落实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环保意识。
2018年开始,环保局开始在南寮渔港的渔产直销中心附近,举办海洋资收站,为了能够增加民众参与的意愿,2019年4月开始增加点数的诱因,只要持有渔民证的民众将资收物拿来海洋资收站,就可以兑换到两倍的点数。至今累积兑换了11万元的商品礼券,以及无数的卫生纸和泡面。
拥有多年泊船经验的「船老大」就分享表示,船只在作业时,渔工为了提神或打发时间,时常会携带啤酒、保力达B等饮料出海,1箱又1箱的饮品在喝完之后,为了腾出空间给渔获,渔工有时候就会直接将这些瓶罐丢入大海。
但是自从有了海洋资收站之后,船员现在都会主动将资收物保留,回到岸上之后再打包整理,以方便送至海洋资收站兑换点数。
海洋资收站回收的资收物当中,玻璃占了所有资收物的9成以上,去年4月到12月就累积了将近46.3公吨的玻璃。环保局长江盛任表示,为了鼓励民众参与,资收站在选择兑换礼品时,也是花了许多心思规画。最受到民众欢迎的,无疑就是性质接近现今的商场礼券,另,泡面因是许多讨海人在海上的食物,也成为资收站的热门兑换礼品之一。此外,卫生纸、洗衣精、水晶肥皂等民生物资,也是相当受到欢迎的兑换物。
此外,海洋资收站也与海巡单位合作,在南寮渔港出海口的安检处设置了可以丢弃垃圾和回收物的垃圾桶。如果渔民有废弃的渔网,也可以直接在安检处回收,海巡署的人员也会协助发放点数。海洋资收站将于今年春季后重新开张,希望能够让南寮渔港成为海洋环境保育的亮点,培养民众更为草根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