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成立「农林渔牧业普查处」 5月起全面访查
▲新竹市副市长沈慧虹(左三)主持揭牌典礼。(图/新竹市政府提供)
为办理109年度农林渔牧业普查,新竹市政府今(2)日宣布成立农林渔牧业普查处,由新竹市副市长沈慧虹主持揭牌典礼。市府表示,将自110年5月1日至6月30日止,派员全面访查本市6,500个农林渔牧单位,市府也邀请农渔牧民朋友支持访查作业,提供详实营运现况资料,以利拟定更好的农林渔牧政策。
新竹市长林智坚表示,新竹市虽为都会型城市,但市府仍致力于推广农渔业发展,除每年举办茶花季、荔枝节活动外,并结合文化及创意推广在地农业,如荔枝、好香米、蜂蜜、茶花、牛乳等,皆成功行销新竹在地农业品牌。
渔业方面,新竹渔港是北台湾西海岸的渔业重地,市府除持续改善新竹渔港周边海岸环境,让渔民作业更加安全便利外,并推动新竹渔人码头计划,让新竹渔港发展兼顾渔业永续与公共休闲环境提升。
市府指出,借由这次普查获得的资讯,对市府制定各项农渔业政策将有相当大帮助,也盼农渔牧民朋友支持配合,让普查顺利圆满达成。
沈慧虹指出,农林渔牧业普查是我国每5年定期举办的基本国势调查。本次普查采「全面访查」方式办理,新竹市预计访查6,500个经营单位。本次普查动员包含市府、所属机关、区公所及民间人员人力约170人,农林渔牧业普查主要内容包含农林渔牧业经营现况、农地资源利用、农村家庭及劳动人口结构等资讯,作为政府规划农渔业政策及资源分配之重要依据,因此普查统计结果广泛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及产官学界高度重视与运用。
农林渔牧业普查处长郑淑芳表示,本次普查经普查员实地访查了解经营类型后,可采「当面受访」、「网路填报」、「留置填表」等多元方式填报资料。实地访查期间为110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本普查资料仅作公务用途,为了让民众安心接受访查,普查员将坚守「三不二会」原则,即普查员「不会」泄漏个人资料给任何人、「不会」询问与普查表无关的资料、「不会」要求提供帐户、存折或要求汇款;普查员「会」佩戴普查员证、「会」递送致受访户函以凭确认身分,故请新竹市农渔牧民朋友支持并安心接受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