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像被车撞!心脏救命器「秀逗」 她一天惨被电7次

施俊明医师讲解心脏颤器导线移除过程。(图/记者严云岑摄,下同)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55岁赵女士致命性心律不整,7年前接受体内心脏去颤器(ICD)植入手术,最近去颤器导线出现少见的毁损状况,时常不正常电击,赵女士一天最多被电7次,每次胸口都像车子狠狠撞击,痛不欲生。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院长施俊明表示,心脏去颤器导线6年仅有2%损毁率,若不幸发生,只能将导线移除并重新植入去颤器,所幸赵女士在经过4小时手术后,症状已大为改善。

施俊明表示,赵女士罹患的心室频脉,与心室颤动同为最致命的心律不整,发作数秒内就可能昏倒,持续数分钟就会引发脑损伤甚至猝死;7年前她曾因心律不整发作引发车祸,一度面临生死关头,经医疗团队抢救后,于心脏植入去颤器,心律不整发作时可放电刺激心脏,让心跳恢复正常。

▲心脏去颤器可能沾黏位置。

不料,赵女士的去颤器数月前出现异常信号原本该是救命工具的去颤器反而成为不定时的电击器。经胸部X光电脑断层扫描发现,她导线外包覆的绝缘体已严重剥落,电线直接暴露在上腔静脉中,虽然在置入时有预留空间,但由于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难免会与血管壁接触,此时心脏会产生不正常杂讯,造成去颤器误判并电击,让病患苦不堪言。

在发现赵女士症状后,施俊明决定移除其体内的毁损导线并放入新导线。由于导线已放置长达7年,可能与血管及心脏沾黏严重,术中面临大血管及心脏破裂的风险。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由心脏外科麻醉科组成医疗团队,历经4小时手术,细心剥除沾黏部位,将就有毁损之导线移除,并顺利置换导线,术后生活品质得到改善,日后只需每3个月回诊即可。

▲施俊明医师向赵女士解释心脏去颤器装置方法

施俊明提到,随着饮食西化人口老化国内心血管疾病的病患明显增加,装置体内去颤器的需求也随之上升,2013年至2015年的资料显示,新装置的心脏去颤器人数从200人上升到400人。过去若遇导线损毁或感染,多采外科开心手术,需住院2~3周方可复原现行透过微创手术移除导管,只需住院4~5天就能恢复正常生活。

施俊明提醒,导线一旦发生毁损,不仅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也会面临生命威胁,因此,病于体内植入去颤器放置后,务必定期回诊检查去颤器电池电量及导线情况,以维持去颤器正常运作,防止猝死。

▼台北福星扶轮社捐赠赵女士15万元,助其移除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