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交大、中研院成立数位医学联盟

阳明大学今(14)日宣布成立「数位医学联盟」(Digital Medicine Alliance),结合交通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资讯科学研究所,将物联网数位化工具应用在医学领域,以扩增各种监测指标的解析度灵敏度,再以人工智慧等分析方法寻找个体的特征,提升防治疾病精准度。第一波将锁定高居台湾第四大死因的脑中风

阳明大学国际产学联盟今天举办数位医学高峰论坛,邀请科技部卫福部台中荣总、华硕健康等产官学代表到场,交通大学副校长张翼,及中央研究院资讯科学研究所所长廖弘源也受邀与会,启动数位医学联盟。

阳明大学表示,数位医学联盟将以任务编组的方式,以解决问题出发点,提供医师理工人才沟通的平台,组合适当的技术与人才,解决单一疾病中的各种问题,累积的经验可以整套复制到其他的疾病。

随着台湾迈入高龄社会,预估未来脑中风对民众健康的威胁将与日俱增。三方合作第一波将锁定高居台湾第四大死因的脑中风,利用人工智慧提取大量病历数字文字影像等多资料之重要讯息,或患者基因变异等,建置个人化之诊断辅助、治疗决策与治疗后预测之精准医疗平台。

在预防上,可依基因变异与肠道微生物相建议饮食与生活型态的调整,再以物联网不断追踪改变的效果。至于诊断方面,则可以建立神经影像人工智慧系统,以快速协助判断出血性阻塞性中风,在黄金时间内做出最佳治疗。

阳明大学生物医学资讯研究所客座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卫生院脑中风研究所生物资讯与资讯技术部门主任范扬政,将提供美国的脑中风数据,未来也有机会取得日本与欧洲的数据资料

阳明大学生物医学资讯研究所副教授杨永正,以建构「中风的google map」形容这项计划。他说,google map之所以能够精准导航,是因为有交通、商店住宅等不同资讯图层相互堆叠,才解决过去一般地图未被满足的需求。

人脑不擅处理巨量资料的关连性,因此只能掌握部分脑中风的脉络,人工智慧有助于快速发现以前所看不到的数据关联性,发挥见树又见林的加值效果。分子检测的灵敏度远高于医学影像,适合用来早期发现疾病,而利用感应器的物联网做精准健康管理,不要等到非常棘手时才来救治。脑中风的防治经验将是未来全面性发展数位医学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