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搭上大陆迎外资的转型列车

报社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下,大陆经济独好,台湾因而受惠。但大陆不以此为满足,继续扩大开放市场,希望吸引更多外资进入。日前大陆1年内第2次修正《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新增127条条文,修改88条,着重在对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及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奖励,包括半导体材料晶片、5G通讯关键零组件商务服务、现代物流资讯服务等,都将取得租税用地等优惠,两岸关系不好,但大陆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不变,应该是台商很好的投资机会

打造自主供应链助产业升级

大陆鼓励投资方向调整,吻合当前大陆三大经济发展主轴──内循环经济、供应链自主、科技自立自强。具体政策如扶植生产性服务业,将成为带动内需市场的利器,扶植先进制造业则希望加快达成供应链自主与科技自立自强两大目标。不容否认,现阶段大陆高科技产品技术,尤其在半导体材料及晶片方面,与欧美国家仍有明显差距,加上疫情阴霾迟未散去,内需产业成长动能受到压抑。因此,如何迅速且有效引导外资进入这些产业,协助产业转型升级,至为关键。

诚如大陆商务部在公告中所提,这一系列项目的调整与修订,就是引资补链强链、扩链的过程。缺少的就补上;比较弱的就加强;不够的就扩大。希望结合外资力量,打造出一个真正属于大陆的自主供应链与内循环体系。这样的作法,不只是要修正过去技术与市场过度依赖外部的问题,更是为当前与未来可能的美中对抗情势变化预做准备。

大陆选择在这个时点推出,背后还有一些特殊的含意。自去年6月以来,人民币屡创新高,最近再创6.4601新高。关键在于弱势美元下,大陆优于市场预期的经济表现与金融市场开放,吸引外资源源不绝涌入,这个趋势看来暂时不会改变。瑞银证券指出,全球看好大陆市场,去年前11个月,外资FDI总共1294.7亿美元,速度又快又猛,今年将延续此一趋势,推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当可引导外资进入大陆需要的特定产业,打蛇随棍上的意味浓厚。

大陆刚与欧盟完成历史性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双方同意进一步开放市场,并承诺彼此企业可在相同条件与环境下竞争,移除国有企业补贴与技术移转非市场障碍。其中,大陆决定对欧盟开放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云计算服务、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及健康医疗等领域,恰巧与这次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开放项目,不谋而合。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单纯的巧合。

抓住趋势创造新的蓝海商机

过去这2、3年来,笼罩在中美贸易、科技与金融战的阴影下,外商加速撤离中国的传闻,不绝于耳。不过,实际数据显示,这根本不是事实。根据大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9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金额1381亿美元,不仅较2018年成长2.3%,更写下历史新高纪录。即便是以资金进出大陆重要门户香港的金融情况来看,不管是在港币走势、银行体系存款总额或总结余等方面,也都清楚显示,资金其实是不出反进。显然地,外商加速撤离大陆,根本就是个假议题

尽管如此,面对中美可能的长期对抗态势,北京并未因此松懈,还是选择积极的转型与开放。在这股趋势下,台商恐怕更应抓紧这波鼓励外商投资的新方向,才能掌握未来的商机。就以先进制造业来说,台商在半导体晶片、IC设计、资通讯关键零组件等方面,目前仍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若能抓住这股趋势,配合政策开放,切入大陆刚要起步的供应链,势必有机会开发出自身的蓝海市场。否则,一旦大陆自主供应链形成,台商想要进入,恐怕就难如登天。

再就生产性服务业而言,不论是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或资讯服务等业别,都明显与传统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不同。台商若想切入这块市场,一定得先转换过去外销代工思维,重新加强品牌、研发设计、行销与售后服务。就如同微笑曲线的两端一样,未来大陆鼓励外商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重视的将是高端附加价值的提升,而非低端组装代工或零售销售的模式。

对于一个正在积极转型、尝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来说,大陆市场仍然充满机会。台商与其担心如何进行多元化布局、分散市场风险,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善用自身优势跟着大陆一起转型,才能创造新的蓝海商机。